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虚拟社区及其研究传统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06 15:1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虚拟社区的概念最先由莱因戈德(H. Rheingold)在《虚拟社区》中提出。他从虚拟社区的活动主体和活动特征两个角度出发,指出“虚拟社区是这样一群人构成的,他们可能见过面,也可能素未谋面,他们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交换文字和思想”。具体来说,虚拟社区现象意指人们使用电子邮件、BBS、即时通讯软件、博客或其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收发或与他人共享信息,并进行沟通交流。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虚拟社区现象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社会学家迪玛奇奥(P.DiMaggio)指出,美国的互联网研究中存在着五大领域,分别是:不平等性或“数码鸿沟”、社区和社会资本分析、在线政治参与、互联网对组织和其他经济制度的影响、文化参与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

  在中国,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特别是家庭上网的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虚拟社区。据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其中,使用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2.7亿人,应用博客的网民达到2.21亿人,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达到1.76亿人。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