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美国留学生常常会不解地发问:为什么“世博”对于上海如此重要?在西方年轻人看来,“世博”和“奥运”很不相同。“世博”和19世纪的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是比爷爷、奶奶还要老的“老时髦”(Old Fashion)。美国最后一次举办大型综合的世界博览会,还是在1964年的纽约。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型世界博览会出现严重亏损,缩小规模举办的新奥尔良(1984)、温哥华(1986)专业博览会也陷入财务困境。此后,东亚和南欧的新兴工业城市出面维持“世博”,北美和西欧各大城市则对“世博”敬而远之,视为鸡肋,兴味索然,其情景很像1984年洛杉矶尤伯罗斯之前的奥运会。
然而,上海市政府,中央和各省市政府,还有国资、外资、民资的各大企业,加上无数的热情民众,参建世博会,谈论世博会,形成热潮。今年以来,上海街头到处是世博吉祥物“海宝”,长三角及全国各地都对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倾注了极大热情,共有246个国家和组织参加展出。组委会设定了7000万参观人次,将超过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6422万人次的最高纪录。截至5月23日,入园参观人数已达505.51万。
上海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世博会,有悠久的历史原因。继北京“奥运”之后,在上海举办“世博”,可以加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世博”将延续“奥运”的“和谐”主题。但是西方民众或许不知道,上海人对“世博”有着一百多年的复杂情结。上海人对“世博”的向往和热情,在19世纪就很强烈,比“奥运”有更古老、更厚重的感召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