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28 14:3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举行刘延东致信祝贺

  本报讯 5月19日,作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教科文周”的重要活动,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贺信,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刘延东在贺信中说,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的受教育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次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多个国际组织和35个国家以及中国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借助上海世博会的平台,围绕“让学习伴随终生——终身学习的进展、发展趋势和制度建设”的主题,从多个角度,分享各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经验和最佳实践成果,同时积极推进双边、多边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加强终身学习政策的对话与沟通,共同推动各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主导论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本报讯(记者吕莎 通讯员洪向华)5月23日,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在京召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主导论高峰论坛暨吴炳新《消费通论》学术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出席了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投资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消费并未真正启动、扩大外需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因此,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在本次论坛上,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吴炳新结合其新著《消费通论》就有关消费理论作了主题发言,对我国消费形势如何带动经济发展及消费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吴炳新指出,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大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他提出,内需拉动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消费与生活消费“三驾马车”不是并列的,生活消费是“驾辕”的“马”,进出口贸易消费和社会消费投资是“拉套”的“马”。抓住了生活消费,就抓住了关键。

  首部《全球华语词典》出版

  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赵南)集纳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特有语汇的《全球华语词典》日前出版。5月17日,《全球华语词典》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众多语言学者对这部词典的问世给予高度评价。

  《全球华语词典》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立项支持,历经5年编纂完成,由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社区的30多名语言学者联合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该词典主要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的华人社区出现的特有词语约1万条,并将某些词语在各地的不同说法加以对照。如中国内地所说的“方便面”,在港澳被称为“公仔面”或“即食面”,在台湾被称为“速食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则被称为“快熟面”,这些词汇全部被收录在同一词条之下,以便于各地华语使用者沟通。

  参加《全球华语词典》出版座谈会的海内外语言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华语词典》所收词语是各地华人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实态记录,它的编纂与出版,可以帮助不同华语区消除语言隔阂,加强各地华人的交流与沟通,更有利于汉语走向世界。

  据悉,《全球华语词典》作为一项系统出版工程,将推出网络版、光盘版、双语版等,最终目标是出版《全球华语大词典》。目前,《全球华语词典》新加坡版已同步推出,网络版的制作也已启动。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