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突破62亿元,电影综合收益超过100亿元,但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影产业仍处于弱势。中国电影产业怎样才能强大起来并走向国际,是人们最为焦虑的问题。
纵观商业大片独领风骚的2009年,“山寨”式影片流行,“无厘头”恶搞喜剧渐成气候,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负面文化现象。与此相应的是,以现当代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则严重缺位,银幕上的现实品格遭到无声解构而黯然退场。
衡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要遵循和谐文化观的要求,强调人文关怀与产业诉求的统一,坚守社会道义与创作自由的统一,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山寨”式影片虽然可以在市场上走俏一时,但从长远来看,其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山寨”在本质上不但与“原创”对立,同时又与文化、审美的“多样性”对立。“山寨”式影片泛滥,无疑削弱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原创力,也严重戕害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生态环境。
2009年中国本土大片被人诟病的主要问题是:类型雷同单一、人文底气不足、艺术创新乏力,叙事上偏执地追求视觉奇观的营造,往往忽略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发掘,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民族文化的主体创新以及时代主流价值观。少数“山寨”式影片的存在姑且可视为源自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然而,当“山寨”影片一窝蜂涌现,“泛娱乐化”以致“娱乐至死”时,我们就不能不对中国电影产业表示忧虑。我们拿什么抵挡全球化的冲击?我们凭借什么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我们又能靠什么走向世界?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不是创造了多少新高,而是能否让产业与文化和谐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应该有其内在文化驱动力,如果没有内在文化驱动力,那么成长是不健康的,产业与文化是背道而驰的。仅靠票房作为驱动力,必会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从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远远不够,文化的自主创新相当不足,文化的民族尊严和厚重力十分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明确的导向,另一方面电影人自身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中国电影的希望仍在电影人。如果更多的电影人用自己的心灵接触时代,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并把这些融到故事里,就能产生好的电影作品。
(李欣/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