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中国电影业继续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其中,国企“航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中影”和“上影”)两大集团经过产业链梳理,已渐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影董事长韩三平在2007年年底着手上市事宜,重新规划电影产业链,将传统经营模式中的“制—发—放”扩展为“制片—制作—营销—发行—院线—后产品开发”。鉴于中影在业内的龙头地位,这一动作对全国电影产业结构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在中影打造的产业链中,“营销”被放在颇为显著的位置。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看似寻常的“一小步”却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出传统经营模式关键的“一大步”。中影营销策划分公司在2008—2009年间,将中影产业链的下游全面盘活,而且试图渗透上游的制片、制作,在一些具体项目的操作上,已经基本做到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在它成功运作的《梅兰芳》、《赤壁》、《疯狂的赛车》、《南京!南京!》、《建国大业》等一系列影片中,《建国大业》的成效尤为突出,一些评论甚至将其称为营销发行上的“奇迹”。其实,这是启动“营销”环节后的一次正常发挥,只不过此类案例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运营中尚不多见。
作为中国电影业另一巨头的上影,走了一条与中影不同的道路,选择终端作为突破口。2003年,任仲伦接手上影,在分析了这个著名电影企业的光荣传统和历史包袱之后,决定不再单一发展制片业,而是借鉴世界现代影业的经验,先造血后输血。在国内电影业还在普遍推崇“内容为王”的时候,上影率先强调“终端为王”,造起了自己的电影院。“没有自己的影院,院线公司就变成了皮包公司”,如今,院线是任仲伦最有底气的“家底”,上影集团在47个城市拥有126家影院和404块银幕。在《建国大业》4个多亿元的票房当中,上影的院线贡献了近5000万元的票房。上影有着悠久的制片历史,但近年来独资出品的影片并不多见,任仲伦对此的解释是“规避投资风险”。俗话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近年,上影用投资项目的方式参与合作,给《赤壁》投了3000多万元,给《风声》投了2000多万元,给《集结号》投了1000多万元……“稳赚”是当初上影打造产业链时的最高追求,“利润”是任仲伦挂在嘴边最多的词,“票房是一个概念,利润又是一个概念……中国电影界现在只讲票房,不讲利润”。2008年,上影主营收入15.18亿元,利润却高达2.16亿元,逐渐形成了高效益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