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电影需重视文化分量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28 14:0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电影从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中走出,并且越来越强大。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对外开放了电影市场,但出于对国产电影的保护,每年只引进数量有限的国外大片。相对于国产影片来说,进口大片的获利能力更强,由此进口大片对中国国产电影构成了一定威胁。然而,在这个“与狼共舞”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兴起和繁荣,这些向好莱坞电影看齐的国产电影占据了本土市场。虽然我个人并不欣赏这一类型的电影,但只要对比一下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电影的处境,我们就能意识到,商业电影的繁荣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电影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中国的艺术电影也获得一定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小众的艺术电影文化。

  就目前的形势看,非英语电影里,只有华语电影能够在全球各地找到观众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难怪有些热心中国电影的人依照美国的好莱坞(Hollywood),造出了“Chollywood”这样一个词,美国人有好莱坞,中国人有“Chollywood”。循着刚才的思路,我认为如果“Chollywood”确实存在的话,那么主流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是其生产的两种主要影片。

  中国主流商业电影能在全球范围产生影响力的是那些武侠电影,它们经常成为“票房炸弹”(blockbusters),其他类型的电影则表现平平。因此,中国电影从业者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找到武侠电影之外能够对外输出的电影类型。就这些票房成绩很好的武侠电影来看,巨额投资和特效处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不过,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获得尊重时,我们才能说其软实力建设是成功的。这些电影制作展现了中国物质上的现代化,它们在这方面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但从另一方面看,电影里那些关于帝权压抑、骇人献祭的故事带来的却是焦虑。好莱坞的文化影响力及其背后软实力的成功构建,是建立在它的影片传递希望和自由理念的能力之上。虽然在美国的很多地区,普通公民不能获得必要的医疗保障,甚至得不到一份报酬低微的工作,与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很不相同,但是好莱坞电影却坚持传递希望、自由、乐观这些理念。反观中国主流商业电影,却很少能看到传递美好信念的努力。

  放眼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如果能在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分级制度上有所改进和突破,那么主流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都能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将随之再上台阶。

  (许航/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