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28 14:0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借助七年来电影产业改革的加速度,2009年中国电影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方式逆势“大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影片和类型越来越丰富,单片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多达11部,内地多位导演相继跨入亿元票房“俱乐部”,院线电影票房收入增幅高达43%,国产电影在进口大片威胁下守住了市场份额优势,依赖品牌优势和资本市场的核心电影企业开始浮出水面。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所要求的那样,中国电影似乎正在开始从生产大国走向产业强国。

  第一,中国电影应逐渐减少市场浮躁,全面提升商业品质。由于底子薄,生存环境艰难,中国电影在市场化过程中,肯定会有我们常常说的矫枉过正。但电影不是一般商品而是文化商品。电影商品的品质,通常体现为商业性和艺术性、技术性的融合与平衡。过度追求商业性而忽视艺术水准和技术水准的提升,往往会拔苗助长,甚至饮鸩止渴。因此,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外部威胁,面临观众越来越高的电影要求,如何提升国产影片的商业品质,将决定中国电影是否能够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第二,借助资本与外部力量的介入,推动电影行业分化重组整合。早期大多是房地产商等企业利用闲散资金试探性地进入电影行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战略性地投入电影行业。上海SMG参与动画电影的投资、制作和发行,湖南电广传媒成立了电影投资公司,江苏卫视已经参与众多影片的投资和运作,而国内外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也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电影商业中来。这些力量不仅将提高电影行业的融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关联资源,将电影的市场影响力放大,而最终可能形成电影企业的分化、优化、重组和整合。

  第三,电影生产的计划性、针对性将逐步增强,类型空白、淡季档期将得到重视。初期市场促进产品生产,中级市场需要制定规则,高级市场创造品牌价值。尽管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有序还有待时机,但随着电影企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影产业链条的关联度增强,电影生产发行的计划性、针对性将进一步增强。几个主要的电影企业对资源的吸引能力、支配能力、使用能力都将更加强化,按照不同时间空间观众类型进行有序的规划、培植、配置、生产、发行将越来越成为一种规律。电影数量的增长将得到控制,能够进入主流发行渠道的电影产品品质,特别是商业品质也会逐渐提升。同时,国产商业电影类型主要集中在喜剧片、动作片、古装历史片等类型上,动画片、战争片、爱情片、奇幻类影片以及灾难片等重要的商业电影类型相对薄弱。未来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方面会有所调整,避免同质供给,形成片种、类型、结构比较完整的电影供给体系。

  第四,电影投资将更趋理性,广泛合作成为必然趋势。由于中国大电影产业链条还没有形成,影院目前仍然是国产影片的基本回收渠道,票房从根本上决定着电影成败。更多机构的合作,或者是制片、发行、院线等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合作;或者是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合作;或者是投资方、赞助方、广告方之间投融资的合作;或者是内地、港台和国外不同市场之间的合作。合作一方面优化资源、降低风险,一方面优势互补、扩大市场。

  第五,政府应该转向促进国产电影“走出去”和建设技术创新平台、艺术创新机制、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以及政府影响下的电影资金,在未来应减少对具体影片的资助,而更多的是建立电影监管平台、项目孵化平台、项目投融资平台、技术平台、贸易服务平台、人才培育平台、研究信息平台等,通过平台来解决市场本身目前难以自行解决而又关系电影发展大局的问题,全面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电影“走出去”,既是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当市场本身的驱动不足的时候,政府应加大促进力量,降低企业的国际化风险,促进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提升。合作合拍是借力发力、借船出海的重要手段,在中方拥有一定版权控制力和品牌植入的前提下,应更开放地减少合拍限制,扩大合作合拍,甚至允许在通过审查的前提下,出现不同市场的国际版本。

  另外,政府还应继续促进影院建设和电影数字化,扩大电影市场规模。应探索跨环节、跨媒介、跨行业、跨区域、跨体制整合壁垒的消除。从生产大国转向产业强国,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仅仅走出第一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