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亦称《易》、《易经》。始于上古伏羲制八卦,兴于殷周之际周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终于春秋末孔子作《十翼》,“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而成书。它以64卦、384爻展现其辩证思维的模式,以卦序、卦象、彖辞、爻辞、彖传、象传蕴涵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总源头。正是这一源头,确立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和谐统一为根本宗旨的传统战争观,既揭示了战争发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又阐明了应对战争的原则和立场,并指明了消弭战争的道路和途径。
战争起于矛盾与强权意志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周易》通过64卦中前7卦之间的内在逻辑,作出了深刻的回答。它认为,天是万物之父,“云行雨施”,无所不播;地是万物之母,“厚德载物”,无所不生;一切生命皆由天地之交、阴阳和谐所形成。所以64卦的第一卦为乾,即天;第二卦为坤,即地;第三卦为屯,即生命的出生。人生之初愚幼无知,需要启蒙教育,所以第四卦为蒙。人的成长离不开饮食,所以第五卦为需。饮食之需会引发生存竞争,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会发生利益矛盾的争执,所以第六卦为讼。争执不下,矛盾激化,某一方欲强加于人,诉诸武力,战争便随之爆发,所以第七卦为师,即兴师动众以决胜负。这就是生命的由来和战争的由来。
从第一卦到第七卦,其内在逻辑间不容发,丝丝相扣,十分清楚地告诉人们,战争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生存竞争,利益矛盾;二是主观上的强权意志,断之以武。客观因素是永远存在的,人类社会越是发展前进,生存竞争的矛盾就越多越复杂;但矛盾不等于战争,它只是战争的一个诱因而已。主观上的强权意志才是真正的祸根,拒绝合作与互惠,坚持以众暴寡、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动辄兵戎相见,从而导致古往今来无数的战争。不论氏族与氏族、种族与种族、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或各类不同人群内部的战争,包括近代史上两次空前残酷的世界大战在内,无一不是由强权意志所酿成的惨祸,以致在当代世界,人类仍不能完全摆脱战争的阴霾。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