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编读往来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24 15:5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非合作须立足本土研究

  来 刘海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4月6日贵报第77期于头版对“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 启动仪式做了及时准确的报道。近几年,我在非洲多个国家访问那里艰苦创业的中国人,也在北京和广州访问了很多寻求梦想的非洲人,关注新时期往来于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移民,成为我最感兴趣的课题。我期望,不管是中国人在非洲,还是非洲人在中国,都能谱写出不同于非洲人在欧洲那样的乐章——不是非洲大陆向发达国家继续流失人才(braindrain)、非洲偷渡者被永远囚禁的故事,而是真正的充满着人性、平等精神的合作与发展,是50多年前万隆精神所倡导的“亚非合作”。

  50年代以来,中国就有派出学者、文化工作者深入非洲学习、采风的传统;现在,我们又高兴地看到,在中非合作框架之下,“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正在启动。我不禁期待着与其他非洲学者们更多的合作,尤其是返回并投身自己国家发展事业的青年才俊们。像我们中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归”一样,曾经构成加拿大1/3医生队伍的南非医生,在90年代后期开始有回流;我访问过的安哥拉、利比里亚、莫桑比克、乌干达等国,内战结束后,也开始逐渐有海外非洲人回返祖国,这当然是最令人欣慰的。毕竟,不管是可持续发展,还是我们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根本还应该是有自己的学者做出扎实的本土研究。至于中非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合作,也应该是以中国与非洲各国自己的学者联手做出来的深入扎实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往 王建峰(本报记者)

  “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的启动,其背景是中国与非洲各国关系发展良好,合作趋广。共同研究彼此关心的问题,是为展开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当然,中国学者的研究理应立足中国,致力于中国的问题研究。而中国复杂问题的解决,本身即是对非洲减负发展的一个鼓励。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