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恐怖主义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走向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24 16: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失败的车臣武装就开始改变与俄联邦军队大规模武装对抗的方式,而以小规模游击战和恐怖袭击的方式继续战斗。袭击目标逐步由车臣向包括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在内的俄政治、经济中心推进,袭击手段则从传统的劫持人质、刺杀政府官员、破坏交通工具和建筑设施等演变为包括自杀式袭击在内的多种方式,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种种迹象表明,车臣恐怖势力已与“基地”等境外恐怖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具有了跨国恐怖势力的性质。这种变化加上俄罗斯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员流动频繁,使得恐怖主义成为俄罗斯一时难以消除的痼疾。

  2001年“9·11”事件和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后,俄罗斯一直寻求与独联体及世界各大国在反恐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它希望以支持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为契机,换取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车臣分裂组织作为恐怖主义组织的认定,从而更加严厉地予以打击。然而时至今日,西方国家并未满足俄罗斯的愿望,不仅不愿承认车臣武装为恐怖组织,而且不断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进行指责。此外,“天鹅绒革命”后的格鲁吉亚政府实行亲西方的政策,与俄罗斯的关系明显恶化,其与俄罗斯交界处的潘基西峡谷随后成了车臣非法武装的藏身之地。凡此种种都对俄罗斯打击车臣恐怖主义势力的行动形成了巨大制约。只是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俄罗斯的反恐政策才得到了大力支持。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