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强制性环境管制难以完全奏效。行业协会有效参与自愿性环境治理为实现环境绩效和行业发展的双赢提供了可能。温州行业协会参与环境治理的实践及温州市环保部门鼓励行业协会参与环境管理的举措,为创新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不可或缺
传统的环境政策工具是强制性管制,即通过立法或条例的形式制定环境标准,并通常指定相关技术以达到环境治理的目标。在发达国家,强制性管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高成本、低灵活性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监管体制薄弱、法律制度不完备、环境执法不严,企业逃避传统的强制性环境管制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环境治理绩效不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自愿性环境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政策工具在欧盟、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兴起并被广泛运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环保部门也开始采用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由于许多自愿性环境项目是以行业而非单个企业为基础,因而行业协会有效参与自愿性环境治理对提升行业环境绩效显著。
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加重了治理环境的紧迫性。伴随着经济增长,人均GDP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因环境的恶化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更为严重的是,因生产成本的外部化,一些从经济增长中受益较少的群体反而成为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我国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环境治理方式面临困境。一方面,环境治理有可能在特定时期内延缓经济增长,这恰恰是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软肋;另一方面,以强制性惩罚为主要手段的监管方式成本高、收效低。各级政府也逐渐意识到,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和环境监管体制的不完备,仅靠强制性管制难以有效达成环境治理的目标,因而开始加强环境监管体制的改革,强调发挥社会力量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行业利益代表的行业协会无疑是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首选主体。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