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尤其要风清气正
近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取得重要成绩和长足进步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术氛围、学术风气上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在个别领域,自尊自重之风渐衰,功利庸俗之习蔓延;求实严谨之风不兴,轻浮贪功之气弥盛。严肃批评之声渐微,坚持真理之行不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学术评论,往往谀辞充斥,媚语多有;所谓的学术论文,往往新瓶旧酒,冷饭翻炒;所谓的学术创新,往往基础不牢,虚妄浅薄。学术期刊界也暴露出类似的情况,个别期刊为追求所谓的业绩和“排名”,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千方百计、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追求转载率、被引率,甚至要求作者允诺该文能被转载才予以发表。种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屡屡出现,败坏着中国学术的声誉,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给当代中国学人提出了沉重而严肃的警示:学术界尤其要风清气正。
学术研究是千秋之事。真正的学者,必须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必须胸怀浩然之气,坚持正直之风,弘扬严谨治学,杜绝浮躁虚华,不为虚名所诱,不为近利所动,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自尊、自重、自爱、自律,应该成为学者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如今,当圣洁的学术殿堂在一些场合遭到玷污,当严谨的治学精神被无情亵渎,当学术共同体让位于利益共同体,当象牙塔的光彩逐渐黯淡,人们不禁要问,谁来还学术界清正的学风,如何重塑学术的尊严?围绕这一话题,本期特别策划约请了国内外学者,就此众人关心的话题展开一场整肃学风的讨论(详见本报2、3、4、5版)。
学风问题正在侵蚀学术肌体
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召开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刘延东在会上指出,在看到我国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主流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刘延东强调,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要“有一个处理一个,并公开曝光,决不让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行为有立足之地”。
学风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学风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早在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就颁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加强学术道德自律的基本准则提出“八个提倡,八个反对”,从源头建立有效的学风约束机制。该《决定》提出,“学风问题,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学者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是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其学风建设委员会的有关章程于日前公布。学风建设委员会是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内设的专门委员会。早在2006年5月,教育部就在社会科学委员会内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以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作为学风建设的咨询机构,学风建设委员会更多地担负指导任务,一般不受理具体事件。在整肃学风、惩处学术不端事件上,高校仍然负有直接责任。
根据教育部2009年3月下发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各类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绝不姑息”。《通知》要求,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并强调,“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
学术委员会要设立执行机构,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在《通知》下发前,被誉为高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就已在各高校相继成立,然而对于其在整肃学风中的作用,外界褒贬不一。进一步淡化学术委员会的行政色彩,使其真正履行起为学术把关的职能,成为众望所归。
“学术测谎仪”的介入
又是一年的5月,大批高等院校毕业生答辩的季节又临近了。参加答辩之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先过“反剽窃”这一关。今年,被称为“学术测谎仪”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在高校的使用已经十分广泛。据介绍,在近一个月的高峰使用期内,每天的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量达到6000份以上,学术期刊的检测量达到1万篇以上。
经了解,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于2008年12月正式推出,开始是面向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在首次推出的一个月内就有600家期刊参加了这一检测系统的培训。该系统于2009年3月开始走入高校,经过一年的时间已经被学术期刊、普通高等院校和政府科研部门广泛使用。据统计,目前有大约4000家的学术期刊、500家高校使用该系统,其中学术期刊的使用比率为57%,高校的使用比率为71%,此外还有几家出版社也在使用这一检测系统。
据同方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孙雄勇博士介绍,AMLC系统将提交的文件与涵盖6000万条数据的中国知识总库、上百亿网页资源、数百万英文文献资源比对,并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文献复制报告。在报告中,不仅包括检测文献总的文字复制比例,还详细列出检测文献中每一段雷同文字的详细出处,并准确定位每一段文字的具体位置。该系统使用国际上惯用的颜色预警体系,30%标黄、50%标红,这种预警体系具有辅助和提醒功能。
“学校使用反剽窃系统,让我们写作毕业论文更有压力,也更谨慎规范。我的很多同学在上交论文前,都会仔仔细细再查看一遍,特别是引文注释。把论文发到学校的指定邮箱后大约20分钟,我收到了一个反馈邮件,告知我通过了论文的反剽窃审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今年毕业的2007级硕士研究生小董说。
孙雄勇同时强调, AMLC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作一个定量的分析,为期刊和科研院所提供辅助的提醒功能,而不是作定性分析。在山东大学发布的《关于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通知》中,记者看到如下字样,“系统的检测结果只作为判断参考,不作为处理依据。对系统所得出的超过规定值的论文检测结果,需由相应学科专家组成的评议组进行人工鉴定,是否构成抄袭的结论由专家组给出最终鉴定”。
各高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论文抄袭的界定和评判标准。在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所有硕士学位申请者在论文送审前将学位论文电子版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统一进行检测,检测后方可进入送审程序。根据规定,检测文字复制比≤5%的硕士学位论文可直接进行论文送审。5%<文字复制比≤15%的硕士学位论文需进行修改,由导师在修改说明上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15%<文字复制比≤35%的硕士学位论文可修改后复检。文字复制比超过35%的硕士学位论文,由学位申请人员对论文检测重复部分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导师签署意见,学院将组织专家组对论文检测结果进行评议和分析。
学者自律和体制规范仍是端正学风的关键
依靠“测谎”技术扼制抄袭剽窃风气,被高校和学术期刊视为“没有办法的办法”。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学术界,令人痛心的是,清正笃实、洁身自好的学术传统在部分学者身上已经找不到踪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张伟平指出,这种潜移默化的风气,比癌症更可怕。在今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重建”研讨会上,与会的多位学者也一致疾呼,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重建首先要从学者自律做起。
《文艺研究》主编方宁认为,学者的“责任心”是关键,“学术规范也好,学术道德也罢,其实和学者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学术的责任就是一种自律,没有这种自律,规范、制度根本无从谈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牛克诚则将自律归结为学术的伦理要求,“学术伦理的要求体现在诸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学者都要对得起自己,要尊重自己的劳动,珍惜成果,尊重读者的期待。”
针对一些学术不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将个人行为归咎于社会环境与特殊历史阶段的现象,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认为,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自律传统,用《大学》话说,就是“君子必慎其独”。肖鹰指出:“自律是做学者的底线,丧失自律就丧失了做学者的人格。今天许多学者把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推诿和嫁祸于时代,只能证明他们缺少起码的学术人格意识。”
除道德约束外,更多专家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核心仍在于从制度层面建立起公认的学术规范,其中应包括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制度。“在国外,很难见到报刊上就抄袭问题发生的争论。因为学术不端事件一旦发生,证据就会被交到学术管理部门或者法律部门,一般不在媒体上进行道德讨论。整肃学风,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建立。”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如是说。
谈到学风问题,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也为不少学者所诟病。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科委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要把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出精品力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质量,特别是要在对教师考评、评价、晋职晋级时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学术评价标准。
针对当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评价体系“一刀切”的状况,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世涛提出,学术评价机制要结合学科特点来建立,“体现评价机制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化一面”。
期刊不要成为学风败坏的推手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学术期刊在研究中的载体和导向作用更加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期刊论文与评奖、评职称挂钩,更使得学术期刊被学者无限热捧。
正因如此,学术期刊中的腐败现象频频出现。部分学者急功近利,学风不端,利用抄袭剽窃等手段制造学术垃圾。“拉大旗作虎皮”式的师生联合署名与“一女十嫁”式的一稿多投早已屡见不鲜,虚假注释更是多如牛毛。一部分处于“把关人”位置的学术期刊难把质量关。
不容忽视的是,更严重的腐败滋生于期刊界内部。“发论文先交版面费”在学者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部分学术期刊打着“办刊经费紧张”的旗号大肆卖版面,这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正在严重危害整个期刊界的学术公信力。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追求转载率、被引率,甚至要求作者承诺文章能被转载才予以刊发,也成为近年来为学界诟病的另一怪象。一些期刊为了提高转载率,想出了种种招数。然而,当转载率被盲目“神化”时,它的存在已经变味儿。本应以学术质量为生命的期刊,把心思都花在卖版面赚钱、提高转载率上,学术研究的质量谁来保证?学术界的风气谁来把关?
不让期刊成为学风败坏的推手,成为一切有良知的学术期刊的共识。2008年10月15日,在第七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内地50家学术期刊,联合签署了《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又称《武汉宣言》),这是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界首次发出这类呼声。《武汉宣言》称,凡属一稿多投、抄袭剽窃、重复发表、虚假注释、不实参考文献等任何一种情况者,均属学术不端行为。凡被发现有任何一种学术不端行为者,签署《武汉宣言》的刊物将相互通报行为不端者的有关情况,并在各自刊物上对其曝光,且十年之内拒发其任何文章。
2009年10月底,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学术期刊界的代表汇聚澳门,参加第二届“两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共同签署了题为《打造中文学术名刊,推动两岸四地学术发展》的“澳门共识”。“澳门共识”的签署,是学术期刊联手抵制学术不端、积极倡导优良学风的又一举措。《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就此谈道,“中国当代学术和学术期刊的发展无疑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学术的问题意识和方向感的缺乏、理性对社会引导作用的弱化、学者自我认同的整体丧失同样让人感到忧虑。”因而,“学术和学术期刊要摆脱当下功利主义或者工具主义文化的倾向,还学问的尊严,还学者的人格,实现新的学术自觉,达到新的理性高度,培养其内在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