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上海世博会送给世界的“国家名片”
□金元浦
国家形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国际交往活动中,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及其公众所形成的整体印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名片”。国家间在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程度、国家竞争力、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外交表现都会对该国国际形象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文化无疑是日益重要的核心要件之一。回望中国一个半世纪的文化史,就是一部西学东渐、北风南吹的历史:从魏源、梁启超到鲁迅都是向西方寻求中华复兴的思想动力;从孙中山到陈独秀都在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与道路。从那时起,中国文化在西方文明占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始终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的形象是遥远的、模糊不清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政策,创造了连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中国逐渐建立起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向着成熟、理性的方向提高。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主办世博会,这些都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
但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仍然是想象多于实际。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鼓噪“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媒体中,“经济威胁”、“粮食威胁”、“军事威胁”、“环境威胁”、“文明威胁”等种种来自中国的“威胁”纷纷出现。事实上,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和危言耸听的“中国崩溃论”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并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逐渐显现,如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现象加剧,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紧张与环境压力,庞大的人口压力,等等。这些矛盾表明,仅仅依靠经济发展,是无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增强国家的文化力量,通过文化力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外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标志的重大世界性“事件”,全面改变着当代世界的“国家间思维”和“文化地图”,让世界打开中国,让中国拥抱世界,同时也构成了西方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
如果把全球化带来的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看做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即全球本土化的传播阶段的话,那么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尤其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则意味着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第二阶段,即本土全球化阶段。全球本土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以西方为中心,向发展中国家推动其全球战略的阶段,是西方跨国集团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本土化、地域化的时期。本土全球化则不然,它是处于世界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向世界特别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展示自身文化的时期,并以自身文化的特质走向全球,争取并获得对话权的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就是开启本土全球化,开创世界新秩序的崭新标志和时代分界线。
世博会是以世界文化为基础的一场文化盛宴。在文化定位上,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一样,都是在建设和展示和平发展的中国的历史节点上举办的,又恰逢文化在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结构中地位的重大提升之际,它展现了当代文化创意的无穷魅力,展现了世界各国城市文明斑斓的最新面貌,显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新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亚洲都市“领跑者”的形象,一个“文化上海”、“世界城市”的新品牌。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隆重开幕式,那么,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现代文明、海派文化和当代中国形象走向全球舞台的隆重登场,其中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将借助这一舞台辉煌展示,因为“上海有资金、有决心,也有着无穷的抱负。她的幸运让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对城市文明的热情呼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夏学銮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再一次把世界的目光引向中国。这是世博会诞生以来第一次来到中国。上海世博会从申请举办,到获得国际展览局批准,再到成功揭幕,这其中体现了强大的国家力量,彰显了伟大的国家形象。
此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抓住了现代文明的核心——城市文明。与铁犁划破大地的农业文明诞生的情况大不相同,工业文明的产生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冒向天空的黑烟和城市的崛起。城市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又是现代文明的发祥地。随着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端,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并且随即成为现代文明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
而上海世博会的五大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则分别从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科技和城乡互动五个方面刻画了城市的文明传播功能。并且专门设计了凸显城市特色的展馆,比如 “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地球馆”、“城市足迹馆”、“城市未来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建设案例馆”等等,生动而深刻。
以城市文明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反映了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人民期盼,反映了中国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体现全球城市文明的工业产品、先进科技、地方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充分展示,先进科技和理念的引进,如同给中国的社会运行添加了加速器,必将大大促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必将带动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变革,加速中国社会变迁过程,加速中国的全面腾飞。
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现代性做注
□吴旭
世博会中国馆的方鼎形设计,展现了当代中国的自我定位和文化精神。鼎,作为中华文明一个带有标志性的象征物,不仅代表着富贵雍容、庄严吉祥,也意味着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因为包容,所以超越;因为有中国性,所以有世界性。搜寻文化中国的含义,与其说是在界定自己,不如说是在用中国的视角来界定世界。
中国传统的文化形象,其核心和精髓,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被世界所尊敬和推崇的。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一方面是整合淘洗那些被尘封、被忽视甚至被我们遗弃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也是更难更具挑战性的,是用中国文化中历久弥新、不言成蹊的价值元素,来界定和解释“现代化”。
文化是软性的信息载体,其效能和影响并不一定与硬件的堆砌成正比。文化的核心是人;一个国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人的精神。人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创设者。
作为一个有历史责任感和人类担当的大国,中国在世博会的平台上不仅要展现“中国性”,更要在比较反思中,找寻、突出、发扬中华文化肌体中的世界性。比如在个人修养层面,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关系层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在人与自然层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等等,都是具有世界性的中国元素。
对中国来说,上海世博会引得国际社会聚焦的真正挑战,不在硬件,而在软件。近年来,软实力的概念几乎家喻户晓。但与软实力息息相关的软能力,却少有人提及。软能力不同于软实力。软实力是静态的、客观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铸就成型;而软能力则是动态的、能动的、可控的,体现在具体操作人员的沟通力和行动力。举例来说,国外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不会是单纯描述场馆的恢宏壮观,或者馆内陈设精品的奇思构想,而更会关注场馆外的一切辅助设施、环境、服务,以及流动在这些静止建筑物之间的一个个中国人。简言之,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是以每个中国人形象的提升为基础;反过来说,当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都接近实现的时候,“中国梦”自然也就实现了。
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属于“第一印象”,是中国以大国姿态步入国际竞技场的首次亮相。中国赢得了“碰头彩”,是一个对于西方观念中那个陈旧中国形象的“解构”过程。正所谓不破不立,北京奥运会这个“破”的过程完成得酣畅淋漓,而且余音绕梁久久不绝。但是,如何再“立”起一个“城市中国”、“未来中国”、“世界中国”的形象,并将中国的元素注入到中国对自我、对未来、对世界的解读中,上海世博会或许也只是一个开始。
上海世博会:“文明之邦”的国家展示
□黄保罗(Paulos Huang)
自秦皇汉武以来,历经了高度发达的唐、宋、明、清诸王朝的中国,向来自视为“天朝帝国”。
1851年的伦敦,是工业革命浪潮席卷的欧洲中心。在那里举行的首届世博会上,发明蒸汽机后欧洲国家创造的各类机器,占据了当时十几万件展品中的绝大多数,它们不仅展示了这些国家即将爆发的工业革命的硬实力,而且展示了英法德等欧洲诸国能够“弱肉强食”的软实力,这一“硬”一“软”就完整地展现了当时英国的国家形象。
那次中国唯一参展的是广东商人徐荣村寄去的12包中国江南传统农产品“荣记湖丝”。此后的世博会历史中,中国人拿出的展品几乎全是手工艺、农副产品等,与西方国家争奇斗艳的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与工业制作相比,国人的世博梦纵有无限美好,却敌不过洋枪洋炮。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可是,在中国刚刚走向强大之际,世界上就有了“中国威胁论”的担忧;因为担忧的国家也是从同样的思路出发,害怕中国的崛起会阻碍、影响甚至威胁到他们的崛起或威胁他们保持强国地位。
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将要向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呢?从文明的视角来说,中国是世界的成员之一,对内追求国民的福祉,对外追求世界的和平,不但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且兼顾世界的利益。因此,这次世博会若能以此构建中国的形象,将会得益于世博会来宣传自己与学习他人。
如此务实与开放的“文明之邦”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示的是物质与精神双文明的形象。它不会使中国再落入封闭的“天朝帝国”和自私自利的“世界强国”的陷阱,而会使世界看到中国的“文明大国”、“文化中国”形象,既坚持了自己的利益,又和谐地处理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2010年的中国因为上海世博会站到了世界舞台的前沿,中国国家形象也注定在184天的时间里完成一个令人炫目的、华丽的转身。
难忘的世博记忆:纽约—蒙特利尔—上海
□王冀
我第一次参与世界博览会是1964年的纽约世博会。记得全场规模最大的两个馆分别是美国馆和苏联馆。参展的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台湾展馆,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勾起了我对故土的思念。之后还去过1967年的蒙特利尔世博会。这两次世博会的经历十分难忘,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在那时,国际间的互动、信息的传递远不如今天方便迅捷,世博会是各国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我当时就想,是不是会有一天这样的盛会能够在中国举行呢?没想到这么快梦想就成真了。这让我深感欣慰和自豪。
今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规模非凡。中国馆是全场最为显要的部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繁荣、国力强盛,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我从电视上看了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的确盛况空前。这次世博会必定对世界进一步了解今日中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上海来说,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尤其是对于带动上海周边的城市群建设有着积极影响。
世界发展到今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这是以前所不可想象的。比起几十年前,各个国家政府对世博会的投入也大为减少。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有更多的选择,并不需要通过参与世博会来向其他国家宣传自己。世博会作为各国政府之间互通有无的交流平台功能已经不比以往。而与此同时,企业和非营利性国际组织为了扩大知名度,则更积极地投身于世博会推销自己。政府官方性质的参与减少,民间参与和投入的增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现象,并且在未来会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008年的奥运会和今年的世博会都提到和平、绿色的主题,这是十分值得赞赏的。中国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里作为“第三世界”的主要代表,在诸如不结盟运动等重要国际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多极化的今日世界,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我认为中国国力强大的同时,依然应该坚守和平共处原则,反对霸权,积极投身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工作中,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尤其是非洲等贫困落后国家,为全人类求福祉。这样既能建立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威信和声望,也能证明所谓“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中国经济腾飞有利于国际和平稳定与公平公正。当然,建立良好国际形象不能仅仅依靠重大国际活动,而是更应该注重一点一滴的影响,注重加强与各国的社会和人民往还交流、互相理解。毕竟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亲身前往中国,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并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中国全貌,如何使各国人民真正了解当代中国,还需要深入、细致、实际地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国内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沿海发达地区高速发展的同时,与内陆地区相比,贫富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发展任重道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极大的投入和艰苦的努力。因此,希望上海等先进地区能够在扶持帮助西部落后地区上作出更多的贡献。如果能充分借助世博会的东风,使其成为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的契机,使得内地地区能够扩大对外了解,向世界水平看齐,将对促进内陆地区均衡发展大有帮助,也大大加深了举办世博会对于中国全面发展的意义和长期作用。
“依法办博”:“依法治国”的缩影
□石云霞
上海世博会所传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内涵就是“以和为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生活和谐”,在世博会筹办过程中体现出的法治精神,恰好折射并提升了当代中国法治国家的形象。
此次上海世博会的筹办以法治为先导。自2002年12月中国成功申办世博会以来,中国政府和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始终把举办一届法治的世博会作为目标,上海世博会筹办的全过程始终秉承着“依法办博”的理念。“依法办博”的首要内涵就是要将筹办世博会的各项工作纳入《国际展览会公约》、国际展览局相关规则以及国内法的框架内,切实履行国际义务,遵循国际惯例,兑现国际承诺。
而且,世博会是打造法治城市的重大契机。上海市在国家法治进程的大背景下,抓住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和主题作为城市立法的价值取向,围绕改善城市民生与提升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重要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法治社会的实现程度最终取决于市民的法律素质。筹办上海世博会的八年时间,同时也是上海塑造和凝固城市精神、着力提升市民法律素质的重要时期。世博会筹办以及运行期间所体现出来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将成为本届世博会留给上海的宝贵财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将推动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将使这座城市真切地收获“依法治市”理念,走上依法治市的良性轨道,不断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大而言之,“依法办博”是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一个缩影。20世纪9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已经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在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备过程中,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保障与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素质、完善社会治理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依法治市经验,可资全国其他地方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