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史前艺术:彩陶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14 15:1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如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质朴明快、绚丽多彩,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和台湾高雄的凤鼻头文化彩陶,同样呈现出趋同性,共同流行直线纹、网格纹,这也可以是史前时期台湾海峡两岸文化联系的佐证。

  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水器或食器,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廓呈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鱼纹和网纹图案在古代半坡人陶盆上较为常见,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鱼纹装饰或许是图腾崇拜的表现。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多人舞蹈纹彩陶盆,属于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并肩携手,欢快起舞,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生动景象。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