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的学术生涯与西部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35年8月,费孝通携前妻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社会调查,这是他实地研究中国农村的开始,也是他结缘西部、结缘少数民族地区的起点。
关注人文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费孝通所说的人文资源,是“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人文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再生性。费孝通指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有很多是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旦被破坏掉,就永远无可挽回。”
费孝通区分了文化生态与人文资源的不同,在他看来,文化生态谈的只是保护的问题,人文资源则表达了更为积极的态度,人文资源“之所以称之为资源,就是因为它不仅是可以保护的,而且,还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是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展、有所作为的”。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