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哲学与文化的关系,应该从文化哲学、历史哲学和文化人类学三条路径入手,才能窥见当代文化哲学形成、发展的总体脉络。
文化哲学的兴起,应始源于康德。康德在构建他的哲学体系时,提出了“人是目的”这一终极目标,并形成了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构成的融真善美于一身的理论体系。康德开创了把哲学研究由纯粹思辨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追求,拓展到精神文化领域,以精神文化的具体活动,如宗教、艺术、道德、法律为对象的哲学思考的研究倾向。
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继承了这一传统,提出了价值哲学的问题。价值现象的本质是超本体论的,是把对象置于人的活动之中产生的意义反思问题。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了“人是符号”的论断,把人的本质问题归于文化问题,从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走向了文化本体论,形成了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哲学。
历史哲学的兴起,可以溯源到维柯的《新科学》。维柯以“民族世界”为对象,揭示各民族共同本性,即人类社会的生活规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沿着他的路径,赫尔德提出了历史哲学的理论体系。由此,历史哲学沿着总结历史进程及规律的方向,形成了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沿着具体研究不同民族历史活动结构及特征的方向,形成了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历史哲学,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别,研究不同文化或文明的结构及演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