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先生近年著文称:“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详见上海《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二辑:《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下称《考》文)、《千百年来一座有名无实的九头山》(下称《山》文))。
冯先生在《考》文中说:“‘项王至阴陵’。一个‘至’字明确交待项羽已到了阴陵。……今阴陵旧城址尚在,已立有文物保护碑,老百姓叫此处为古城村。”又在《山》文中极力否定客观存在的“九头山”(又称“阴陵山”,古诗文常写作“阴陵”)与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实。他说:“‘九头山’是一个关键性的地名,实际上这个山名和有关的项羽战斗情节都与《史记》原文无关,都是后世讹传衍化增生出来的。”又说:“弄清楚‘九头(斗)山’的实际情况,也就容易弄清楚项羽乌江自刎之说是纯属讹传了。”顺便指出,谓此“阴陵”指“阴陵县故城”,在今人注解的《项羽本纪》及唐诗有关诗作中亦见。
上说是否符合《项羽本纪》所述“阴陵”的地理环境呢?先来审阅《项羽本纪》一段原文:“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垓下)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羽率骑上‘四隤山’)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书·项籍传》作‘于是引其骑因四隤山而为圜陈外向’)。汉军围之数重。……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从上引文中可窥见:一、“阴陵”之左(即其西近旁)有“大泽”(并非名为“阴陵大泽”);二、“阴陵”之东(南)不远处有座“四隤山”,山顶可容二十八骑布为圆阵,山下可供千余汉骑“围之数重”;三、“阴陵”隐含“迷失道”的地理环境因素。据此可以辨认其“阴陵”不是“阴陵县故城”,而是全椒县南二十五里处“阴陵山”(今属和县)。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