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除了自由兑换外,还有储备(储藏)的功能、投资的功能等。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可兑换,而要继续向前走,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化货币。
人民币先区域化后全球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逐步向前推进。英镑、美元、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化都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人民币国际化同样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有两个大的阶段,即区域货币阶段和全球货币(世界货币)阶段。
当前,人民币正在越出国界,向地区化阶段迈进。在这个阶段中,人民币将成为地区的主导货币。中国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以及俄罗斯,目前都比较欢迎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和支付。这种情况表明,人民币有可能首先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实现国际货币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能(功能)。这样,人民币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主导货币之一。当然,在亚洲地区仍将有美元、日元这两种货币在发挥作用。短期内,可能形成美元、日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局面。自然,这种局面将随着美、日、中三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改变。除亚洲地区外,人民币的影子在欧美地区、拉丁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区也再三显现,其作用也越来越大。当然,与那些地区的主导货币即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人民币全球化或世界化阶段,人民币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球都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只有进入这个阶段,人民币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国际货币。这个阶段的来临,大约还需要20年的时间,或许更短一些。届时,中国的GDP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将超过20%,人民币的流通量在全球货币流通总量中的比重也将超过20%。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可能形成欧元、美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即三种主要货币共同主导国际金融市场。这种局面还将随着三个主体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改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