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制造业对人民币汇率的敏感性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08 10:1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适当升值,对中国长远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一件坏事,短期也能起到降低通胀压力的效果。但汇率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深远,有利有弊。尤其是在外贸仍是三驾马车的主力、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如技术、品牌、质量等)时,汇率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做到谋定而动。

  我国制造业主要靠量增价跌占据国际市场

  中国制造业企业数量已经占中国工业企业数量的九成以上,主要得益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物价低廉。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许多行业或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工厂”。

  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利润的影响主要是升值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攀高,导致竞争力降低。我国出口产品中,制造业的比重早在2003年就达到92.1%,由于科技含量较低,受价格影响大。如出口大户纺织服装行业大多贴牌生产,品牌出口不到10%,主要靠量增价跌来占据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利润后,进而影响职工就业。

  国内有学者曾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也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出口数量就减少0.857932%。如果不考虑升值带来进口方面的利益,按照2008年我国出口总额14306.9亿美元计,则可以简单算出,出口额将减少122.77亿美元,按照每出口1.5万美元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将影响到80多万人的就业;如果人民币升值2%,影响的岗位数为160多万;如果升值5%,则失去的岗位数达到400多万。在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今时,岗位弥足珍贵。这还不包括制造业的上游企业,如纺织业、制鞋业上游产业包括诸如原材料供应和粗加工企业等,每年仅从事棉花、羊毛、蚕茧、麻等天然纤维采摘、分拣的农村劳动力就大约有1亿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分析仅仅是考虑到出口收入下降所带来的就业影响,事实上,一旦人民币升值超过企业的利润,严重的后果更可能造成诸多企业的停业。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测,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下降3.19%、2.27%和6.18%。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4%—7%之间。假如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来增收,其结果可能是外方订单的转移,如到成本更低的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家。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