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上海世博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08 10:3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上海世博会拥有自己独异的东方风格、亚洲气派、中华风韵、海派文明。

  世博会展经济,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世博会提供给上海的,不仅仅是服务业岗位,而是通过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起一个具有极大消费需求的市场。

  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开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现代文明和品牌城市形象走向世界的奠基礼。2010年,上海迎来新一届世界博览会,也必将迎来一场全球文明的精彩汇演,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将借助这一舞台蓬勃发展。

  东方创意之都的文化取向

  文化是世博会的灵魂。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则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

  新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繁荣的城市,是吸引眼球最多的城市,是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是生活最有滋味的城市。文化,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方式。历史上,城市从来都离不开文化,但只有在当今社会,文化才以城市发展轴心战略的姿态出现。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和教育的战略,越来越紧密地与文化轴心联系在一起。信息、知识和内容创造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只有成功应对文化的挑战,才能在竞争中插上腾飞的双翅。

  上海是参与当代世界城市文化竞争的“国家队”。作为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曾被称为“东方巴黎”、“东方纽约”。面对世界格局的大变动,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上海将义不容辞地担当开拓国际空间的重任,参与当代世界国际化大都市之间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面对这一形势,上海当摈弃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政治观念的束缚,构建上海文化的大气魄、大视野、大策划、大手笔,选择高端发展的新路径,实施全球竞争的大动作。

  自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辉煌展出。上海世博会作为文明交融的巨大平台,人类生活的新起点,它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会’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上海世博会拥有自己独异的东方风格、亚洲气派、中华风韵、海派文明。

  在文化定位上,上海世博会应与北京奥运会相区别。从近代史看,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具有显著的不同。京派文化大气磅礴,浑厚端方,有着沉重的历史积淀。海派文化融汇江南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近代西方文化的因子,创造了新的独特的个性特征:熔铸中西、开放多元、追新逐奇敢于领风气之先,它是精彩、精致、精明的,又是风姿绰约、风华绝代、风情万种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先驱,是当代创意的重镇,是以明珠塔和金茂大厦为代表的都市建筑群构成的摩登都市,这些恰恰是上海的中国元素:近代以来最为开放、最具国际性的“东方明珠”。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以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基点,上海则以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为特色;如果说北京以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为特色,上海则是以中国近代以来绚丽多彩的东方时尚为本色;如果说北京是一个在奥运推动下迅速上升的经典之城,上海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创意之都。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