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德伦理在当代西方的强势复兴,在英语世界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也开始把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作为美德伦理进行研究。虽然这样的研究时间还不长,但成果却很丰硕。2007年一年内就出版了三部比较儒家和美德伦理的英文专著,而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计其数。2008年夏天,当代研究美德伦理的大家斯洛特(Michael Slote)和研究儒家的学者安靖如(Steve Angle)得到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资助,举办了为期六个星期的儒家伦理和美德伦理的暑期班,帮助西方美德伦理学家熟悉儒家传统。2009年美国哲学年会西部分会赞助了一个关于宋明儒学并与美德伦理紧密相关的道德心理学的小型会议。目前,这样的研究已经走出了英语世界。2008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了中西美德伦理比较会议。2009年夏天,清华大学举办了儒家和美德伦理研讨班。今年5月还将在北京大学举行一次由中美学者共同组织和参与的关于儒家与美德伦理的会议。这些都表明儒家哲学与美德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伦理对美德伦理的启迪尚待挖掘
目前为止,这样的研究大多限于用当代美德伦理的视角去审视和研究儒家伦理。这样的研究当然很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从儒家传统中发掘出以前常被人忽略的东西。可是,在我看来,关于儒家伦理对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能够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至少也是与之同等重要的问题,而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特别是研究儒家哲学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够。我本人在近几年就试图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我的侧重点是看看当代西方美德伦理中是否有一些内在的问题,或者对当代西方的美德伦理有什么严重的批评,特别是那些我们如果局限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便无法恰当地解决的问题、无法恰当地回应的批评,并看看儒家传统是否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回应这样的批评。本文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我在刊登于本报上一期的文章中讨论了美德伦理的两个两难,并表明迄今为止,当代西方的美德伦理学家还没有找出避免这两个两难的恰当办法。我在这里试图以朱熹为例,说明儒家能够在这方面为西方美德伦理学家提供一些帮助,从而对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作出贡献。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