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画电影叙事主要是一种商业叙事,它是一种基于消费文化的影像建构法则,是特定时期成功的商业影片共同遵守的规则。国产动画电影曾经有过辉煌的商业起跑和成功的商业叙事经验。万氏兄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的出品时间仅略晚于世界上第三部动画长片。影片邀请当时的当红明星白虹、严玉玲等配音,影片票房收入超过了所有同期的故事片。《铁扇公主》沿用了早期好莱坞线性叙事方式,叙述铺陈流畅,角色富于张力,娱乐桥段自然,表现出极强的商业意识。但战事动荡,万氏兄弟第二部动画长片《大闹天宫》拍摄完成已是23年之后,虽然故事内涵、商业叙事法则、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人物性格塑造等都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但此时的国产动画电影已经成为计划经济的一部分,由国家投资,发行上承购包销。这时,国产动画电影虽在动画材料上创新颇多,产生了水墨片、立体木偶片、折纸片、剪纸片等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影片,确立了“中国学派”,但叙事上却强调意识形态功能,注重对儿童的教化或者彰显动画艺术功能,注重画面的材质效果和造型手段,商业叙事不再作为叙事的首要目的。
视听语言的熟练运用
与此同时,美日动画突飞猛进,先后完成了产业化布局,商业叙事也日趋成熟,并开始进入中国。直到1999年,中国动画创作者才有了自觉面向市场进行艺术创作的第一部影片《宝莲灯》,“从新技术的运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对外来动画的学习、影院动画的商业宣传、市场运作等诸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有益的探索”。同时,一些国产大片票房上的成功,也刺激了国产“动画商业大片”的票房想象空间。随后,《魔比斯环》、《闪闪的红星》、《勇士》、《风云决》、《喜羊羊与灰太郎之牛气冲天》等都开始自觉与市场接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人物造型的日美化、场景奇观化,努力迎合当代受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心理。
从1999年的《宝莲灯》开始,影片在镜头的设计和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已经颇有心得,开始运用3D和2D电脑制作动画场景,吸收了日美动画特点,注重光影设计和纵深透视美感,强调动作节奏,注重声音的作用和感染力,特别是林中相处、修炼身心和望月节舞蹈等场面设计趋向了现代观众的观影要求。随后,《魔比斯环》对追逐场面的设计、打斗场面的营造作了很大的努力,运用蒙太奇分镜组合手法,把人物动作按电影的构图和剪辑规则分解,非常精确细致地确定画面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镜头、景别、光线、色调、景深、角度的对比变化,营造出追逐、打斗场面起伏跌宕、惊心动魄的紧张刺激效果。《闪闪的红星》的情节副线表现孩子的“天空”,渲染人物之间的关系,场面温馨感人,2D画面精美、色调鲜亮细致,颇有与宫崎骏动画相媲美的功力。《风云决》利用叙事蒙太奇分段组合方法,把故事以镜头、场面、序列加以分段,根据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来构筑情节的复合式结构,通过故事讲述和情境渲染交替的手法营造故事的离奇复杂效果和戏剧化的矛盾冲突,突显创作者驾驭镜头、段落的能力。
可见,中国动画经历了十年的打拼,在故事的讲述机制上,特别是对镜头语言的设计、场面调度的安排、叙事手段的多样化和奇观化场面的营造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些场景设计和调度达到美日动画的水准。虽然依然处于学习阶段,尚未形成新的“中国风格”,但这些进步值得肯定和期待。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