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和2002年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成功,博览会或展览会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马敏教授正是国内博览会史研究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在近30年时间里,先后承担了“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重大课题,发表20余篇相关研究论文,在海内外享有重要的学术声誉。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本报记者特专访了马敏教授,畅谈世界博览会史以及中国博览会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记者:在北京奥运会后,世界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最关注的流行语,究竟什么是世界博览会?
马敏:世界博览会(International Exposition),旧译万国赛会或万国博览会,发源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有 “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分为两种: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如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就属于认可类世博会。注册类世博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此次上海世博会即属于级别最高的注册类世博会,也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一个盛会。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