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悦)4月15—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澳门基金会、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当代世界文明进程的新特征和文明研究的新进展”。来自德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世界文明进程的新特征,当代文明研究的新进展,文化战略、人文主义、现代性、全球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中华文明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在当代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今天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过去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分隔开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已大大缩小,相互影响和依存大为加强。目前,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剧烈震荡的影响尚未过去,某些地区的战争没有停息,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十分尖锐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贫困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等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友好合作共同应对。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冲突的根源,还是互补的前提?不同的文明如何迎接机遇和应对挑战?是否有现成的规则来指导跨文化交际?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文明冲突”会主宰全球吗
1996年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论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美国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赞赏他的理论,说它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富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此后的一系列事态发展似乎也在证实其观点。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尤其在学界,一般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文明冲突”论漏洞百出,无法解释国际间的冲突,也不能解释单个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战争。
文明到底会不会自动走向冲突呢?
与会学者大多对此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有学者认为,纯粹的“文明冲突”或完全由文明原因导致的冲突是不存在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主要根源不在于文明差异本身,而在于无知、狭隘、偏见。尽管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文明因素,即宗教、民族、文化因素, 然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公正是大多数冲突的本质原因。
也有学者从文化与文明的不同角度加以分析。他们认为,尽管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文明与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但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简单地说,各国、各民族乃至于各族群的文化会有差异,文明却不会有冲突。
亨廷顿一直被认为因袭了英国杰出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某些文明思想,而汤因比却并不是一个“冲突”论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姚介厚称,和亨廷顿相比,汤因比在文明理论上多有高出一筹之处。汤因比认为历史上不同文明间冲突与融合并存,但他更注重文明间融合有助于推进历史;他对处理当代世界各文明间的关系,则坚持和平主义与世界主义。
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活力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汝信认为,世界文明整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不同的文明之间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需要有经常的对话和交流,乃至相互吸收和交融。文明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孤立自在和自我封闭的东西,他需要与外部世界交往,通过与其他文明的接触、交流和碰撞从外界不断获得营养,取得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才能发展壮大。
开展文明间的对话,其前提是要承认各种文明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方面有其共通性,但由于各种文明是特定的人群在不同的环境和具体历史社会条件下创造的,因此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在历史上每一种文明都有过它的辉煌时期和重大成就,都是对整个人类文明作出的宝贵贡献,理应得到同样的尊重与承认,在文明间的对话中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宽容,决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评判别的文明,甚至把自己的价值强加于人。
中西文明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中西文明的差异性是冲突的根源,还是互补的前提?
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研究院院长黄俊杰在提交的论文中提出,中西文明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相对于古希腊罗马传统与犹太基督宗教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言,东亚儒家传统中的人文精神有其不同风貌,其重要的核心价值就是“人之可完美性”,相信人生而具有内在的善苗,只要善加培育就可以成圣成贤。这与犹太基督宗教的“原罪”或“人之堕落性”的信仰,构成鲜明的对比。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并不存在二元绝对对立的性质。文明的交流不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而是使文明本身具有更加丰富内涵。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都必将在相互交流中各自改变,只有在一种平和的心态支配下才能看到异质文明的长处。
文明的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前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表示,我们既要欣赏东方文明之美及其伟大贡献,也要欣赏西方文明之美及其历史价值;固步自封,不愿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精华,必将落后于世界;而全盘否定传统,妄自菲薄,必将丧失自己的优秀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中西文明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生共荣,并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