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精神诠释学的“教化”目的:回归古典的精神整体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30 10:2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诠释学是古典诠释学与现代诠释学的分水岭,但这并不意味施莱尔马赫独立地完成了古典诠释学向现代诠释学的转型,事实上,这一转折由那一时代的诠释学家共同完成。其中,赫尔德、Fr.沃尔夫、阿斯特的学说最为引人瞩目。他们被恰当地称为“一般诠释学”的先驱,现代诠释学中的一些重要论点,已经在他们的著述中清晰地表达出来。如“语言是世界观”(赫尔德)、“诠释的实践性”(Fr.沃尔夫)、“诠释学循环”(阿斯特)等,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诠释学研究。可以说,施莱尔马赫所阐述的是那一时代诠释学家的共识,“浪漫主义”是其共同的标志。

  在上述几位诠释学大家中,阿斯特的“精神诠释学”影响最大,并且具备了作为理论体系的雏形。他于1808年出版的《语法、诠释学及批评的基本原理》和《语文学大纲》,是两部有关诠释学的重要著作。

  阿斯特将诠释学的任务规定为:通过揭示古代曾经存在过的所有外在与内在的元素来理解古代精神。所谓“精神”,在阿斯特那里被定义为“所有存在的原始统一”,它是所有创造始初的至高点。为何理解的最终目标是“古代精神”?首先,这是出于“教化”目的之考虑。在阿斯特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使精神脱离短暂的、偶然的和主观的东西,理解真、善、美的一切形式和表现,并通过转换使它进入自己的本性,与原创的纯粹人类精神再度统一。因此,理解不仅是获得文本意义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被赋予了深远的伦理—教育意义:通过对古代的理解,使古代精神焕发新的生命力,使我们的主体性——已经在迄今的教育中被消蚀为个体性的东西——重新回归和谐的精神整体。回归“古典”的意义就在于,它并不损毁我们的个体性特征,而所有个体性特征又同时映射着整体精神。其次,“精神”的理解本身是最根本的和最基础的,这是阿斯特建构诠释学所预设的前提:“如果没有任何精神性东西的原始统一和等同,没有所有对象在精神内的原始统一,那么所有对陌生世界和‘其他’世界的理解和领悟就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精神乃一切生命的核心,没有精神便没有生命,没有存在,甚至没有感官世界。精神本身是一个内在统一的“大一”,所有的东西都包含在精神中,从这个“大一”中发展出来,或者说是其不同的表现。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