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式救灾”:尊重生命 彰显力量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30 10:1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玉树机场,来自山东的志愿者王伟正在护送3名孤儿到西宁读书。在地震的第二天,王伟便将自家工厂的活计撂到一边,开着越野车风尘仆仆地赶到灾区,投身到蓝天救援队在玉树的救灾工作中去。“没有人鼓动,这些都是出自自愿。”王伟若有所思,“只是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们总该做点什么吧。对他人关怀,也是在关照自身。”

  “玉树的抗震救灾,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放在第一位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当前物质丰富的时代,生命将愈发受到重视,生命的价值愈发得到体现,这正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感慨地说。

  中国救灾模式再次显示力量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灾难,玉树震灾救援,与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相比,更加迅速、有序、有效。

  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救援指挥部,动员全国力量展开“救援大行动”,并且确定救灾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间节点”,分别恢复交通、通信、通电、灾民入住帐篷和重伤员转运治疗。中国广大民众再次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一片爱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军队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他们决策部署快、就近用兵快、兵力投送快、综合保障快。震后10分钟,驻玉树部队850人展开救灾;不到3小时,第一支救灾部队4000人从西宁出发;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110人,11小时抵达灾区;震后30小时,从后方仓库紧急调运10万人份的野战食品到灾区;第1支医疗队灾后12小时抵达灾区,48小时内又有9支医疗队、3个医疗防疫小组、1个饮食装备技术保障队抵达灾区,做到了行动急、到位快。

  国际社会再次被“中国模式”所蕴涵的巨大能量震惊,他们关注中国此次救灾的效率与奇迹,惊叹“中国式救灾”,称“中国救援领先世界”, “展现了一种举世罕见的救援能力和国家精神”。西藏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孙勇告诉记者,这次抗震救灾体制机制有了很大进步,全国的应急机制和动员机制有了明显的改进,青海在不到一小时便启动了应急机制,其他地方也在最快的时间作出反应,全力投入救援中,可以说,整个国家抗争救灾机制有了实质性改善。

  如何抗灾、效果如何,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精神风貌、制度体系、领导能力的集中展示。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第一时间发出了总动员,组建了指挥部。各级官员以灾区为家,积极发挥着组织、协调、指挥、执行的作用,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各种救灾物质有效调配,保证了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玉树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我们国家抗震救灾机制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持最需要帮助的地方。这次抗震救灾体现出了这种机制的有效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强大力量和特殊价值。抗震救灾的实践再一次证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礼胜如是说。

  民族精神在地震中升华

  4月19日,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宣布正式复课。72名学生在帐篷内继续他们的学习生活。语文老师多杰卓玛正给同学们讲授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多杰卓玛和学生们潸然泪下。

  继汶川大地震之后,玉树地震再次带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全体中国人再一次停下脚步,在哀伤之中默默感受同胞的苦难,在哭泣声中共同舔舐民族的伤口。13亿同胞内心深处又增添了新的“共同经历”和“集体记忆”。我们在大灾难之后设立全国哀悼日,寄托哀思,鼓舞生命。这必将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命运与共、心灵相通、血肉相连,更加坚强。

  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高度关注,纷纷捐款捐物,救援行动早,而且覆盖面广,包括海外同胞和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积极投入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在灾难面前,各族同胞十指连心,共同应对灾难,这不仅是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的体现,还将其上升到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高度。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文海教授认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有学者指出,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