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阅读之补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30 10:1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世界阅读日,当然不是要人们在那一天去读书,而是通过这样的一天,提醒人们:要阅读。

  胡耀邦同志当年发起过这样一个号召:我们要读一亿字的书。如果每年只用一天来读书,即便日读二十万字,读它六十年,阅读量恐怕也超不出1200万字。但如果把阅读当做日常事来做,每星期都读上十来万字,那么,一年就有500万,二十年就能读一亿字了。

  回忆我的阅读(当然不算上学读课文,读讲义,而只算业余阅读),经历了这样的一系列过程:从“偷食”到“恶补”,再从“挑食”到“加餐”。

  少儿时赶上“文革”的文化饥渴时代,阅读可谓饥不择食,纯粹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读。当时,书得来(借来、偷来、换来)一本是一本,往往借到一本书后,会埋头读它一两个晚上,一口气读完。有时,得到的书没封面没封底,甚至前后都缺好多页,就这样读,也不知道书是什么题目,作者是谁。记得有一本,应该是俄国小说,我没头没尾地读完后,很是喜欢,后来把小说情节讲故事一般地讲给同学听,讲了两个晚上还没讲完。多年后,翻阅图书时,才得知,原来那本书就是赫赫有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水浒传》和《红楼梦》,我都是先读的后几卷,因为一下子没有借到上卷。

  粉碎“四人帮”后,我上了大学。在大学,我的读书是一种“恶补”,是为充实自身而阅读。记得每年的暑假我都不回老家,全都泡在图书馆里读书,直读得天昏地暗,头脑发懵。当时,记得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阅读,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把少年时期所耽误的时光都补回来。

  后来,走上了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道路,往所谓专家的方向发展,此时的读书,则往往是为工作而读了。这势必使自己的阅读比较倾向于本专业的范围,即外国文学,甚至偏重于法语文学。这样的“偏食”大致上没什么错,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大都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读,什么都读得很精。好在,外国文学对于我,既是工作,又是爱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读自己喜欢的书,又能作为工作的内容,岂不快哉!

  其实,阅读也可以是另一种境界的。钱锺书先生有言道:“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我所希望的,是今后的阅读,少一些应付,少一些为“俗学”所迫的“一目十行”和“急就章”,多一些从容和闲雅,总之,为乐趣而阅读,为修性而阅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主编)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祝晓风、王玉、杨阳、刘维维、孙龙、许航、李欣、项江涛、褚国飞、怀畅、李萍、王宙、朱高磊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