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美国作家斯坦贝克出版了《愤怒的葡萄》一书,立时引起轰动,当年就被改编成电影,并大获成功。次年,斯坦贝克因该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部写实主义的小说,《愤怒的葡萄》描写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大平原的生态难民流落到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平原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大约有4万个家庭、约16.5万人被迫离开了这里。
沙尘暴重灾区
大平原南部是沙尘暴的重灾区,被称为Dust Bowl。它位于堪萨斯、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俄克拉何马和得克萨斯等5大平原州交界的区域,面积约为5000万至1亿英亩。
根据美国水土保持局的相关统计,30年代大平原地区的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能见度不足1英里的强沙尘暴,1932年为14次,1933年为38次,1934年为22次,1935年为40次,1936年为68次,1937年为72次,1938年为61次,1939年为30次。当时大平原地区每年出现的沙尘暴天气,远比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多。在大平原居民的记忆中,1935年4月14日的那个黑色星期天尤为恐怖。那天早上直到中午,天气都非常晴朗,出门休闲的人特别多。到下午两三点,气温陡降到了10℃。成群的鸟儿停落在院子里,不安地拍打着翅膀,惊恐地叫个不停。突然,黑色的滚滚尘暴涌出地平线,急速向南移动,天空霎时变得一片漆黑。许多外出的人因为找不到避身之所而丧生。风暴过后,地面上到处都是被呛死的鸟雀和牲口的尸体。
美国大平原地区的荒漠化造成惨重的社会经济损失。仅在大平原南部,2000多万英亩的良田变得沟壑纵横,1935年流失的土壤就达到8.5亿吨,土壤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腐殖质和氮、磷等元素,降低了土地的肥力。而河流、水库则因淤积堵塞,无法继续利用,增加了洪灾的威胁。沙尘暴也加剧了肺炎和麻疹等疾病的传播,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加之大量人口因灾离开,大平原成为该时期美国人口负增长的唯一地区。农场大量破产,多数家庭只能靠举债度日。在整个30年代,大平原各州接受的联邦救济远高于美国其他地区。1933年,约440万人口中依靠救济生活的比例,远远超过11.3%这一全国平均数,在新墨西哥州达到了19.2%,南达科他州为17.6%。1936年,美国88%的抗旱救灾贷款投向了这里。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