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当前保险研究呈现两大热点:巨灾保险与经济周期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22 14: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保险应现代社会内在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需求而生。2008年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保险业发展和监管面临着严峻挑战,其经济补偿、资金融通、风险防范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近几年地震、洪水、干旱等巨灾的频繁爆发使得公众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更加明显,保险风险防范功能的重要性也由此更加突出。

  4月13日,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了“北大塞瑟(CCISSR)论坛·2010(第七届)”。论坛的主题是“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议构建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二是强调经济周期与保险周期的关系。

  需构建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

  虽然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近几年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金融危机更为严重,因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屡被提及。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琳指出:“政府主导进行的防灾工程建设,是防范巨灾及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这需要气象、水文、地质、测绘、经济学等多门科学的综合研究、设计。而在灾害发生后,非工程性的综合减灾措施却通常被忽视。”因此,巨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需要科学研究与保险研究及实务的融合。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寇日明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对巨灾风险的管理主要采用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配合,以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主的模式。这种事后补偿方式加重了财政负担、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加大了财政支出需求的波动性,同时也存在救助难以及时到位、补偿程度较低等问题。”

  因此,需要构建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更多地应用市场的手段进行巨灾综合风险管理,“而保险业在其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寇日明进一步建议,“应充分重视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职能,通过再保险实现时间和地域上的风险分散,积极推进社会对巨灾保险的参与程度;同时,把巨灾风险划分为不同层次,形成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巨灾准备金—全球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链条,每年从中央和地方财政中列支一定的巨灾救助资金作为再保险费,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巨灾债券。”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