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新闻短读〉〉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22 14:5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贵州大学设立抗旱减灾重大课题

  面对当前贵州夏秋连旱叠加冬初春旱的旱灾现实,贵州大学设立了抗旱减灾重大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对涉及抗旱减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等一系列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灾后重建等课题的相关研究进行资助。招标的课题内容包括:西南地区干旱的成因、预测和对策研究,干旱地区的经济恢复研究及旱灾损失评估研究等。(鲁小彬)

  香港科技大学成来港博士生首选

  日前,由香港研究资助局举办的首届“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公布结果。结果显示,接近三成奖学金得主选择在香港科技大学修读博士课程。香港科技大学成为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生选择在香港攻读博士学位的首选大学。(陈静)

  语言和文学是民族主义的两大支柱

  近日,日本学士院院士、现任大手前大学校长川本皓嗣作客清华大学并作了题为“日本的国语、国文学与民族主义(从世界文学视点的再省思)”的演讲。

  他认为,语言和文学是支撑近代国家形成中必需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的两大支柱。他指出,“国语”不过是把国家的意图表现出来的一个称呼而已。比较而言,文学在面对“他者”表现民族主义方面比语言更为有力。民族主义在形成对外独特的自我形象时,作为其支柱的主要不是语言而是文学。(周悦)

  南开学者《自然》撰文指出:发达国家不应忽视与发展中国家气候技术合作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朱旭峰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就全球气候合作撰写通信评论,标题为“碳排放问题:通过合作将取得更好的解决效果”。评论指出,从长期来看,技术合作对双方均有益。这一观点有助于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它们既定的与发展中国家间相关领域的技术合作战略。

  朱旭峰认为,一些碳减排技术,如碳俘获和储存,仍然处于试验阶段。虽然美国、德国和日本在技术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只有扩大应用范围,才能知道这些技术的商业可行性,而这就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吕品 张丽 陈鑫)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