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透红亭散记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23 09: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透红亭坐落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单从履历表上看,我似乎没有资格写她。

  当今学术界的中生代学人,在这里执教过的有葛兆光,而既做过学生又做过老师的则有李昌集等,只要愿意,他们哪一个都更有资格写一写透红亭。我既没有在这里上学,也没有在这里教书,但与她却有比较特殊的渊源和缘分。

  火红的年代 火红的青春

  我出生在这个校园里。还没到上托儿所的年龄,就随父母调离了扬州。我家在这里的时候,住在扬州师范学院南宿舍第一排第一号,离透红亭只有百十米距离。婴儿时期的故事,只能来自母亲的回忆。到我回扬州工作并且与在师院执教的妻子结识时,透红亭便是我时常流连的地方了。

  那时候,透红亭在师院东大门南侧三四十米处院墙尽头。院墙外是长堤、短桥,墙里的亭子高高坐落在用太湖石垫起来的土台上,依在亭子的“美人靠”上,可以俯瞰墙内外的波光水影。亭额上的匾牌,是集的毛体字“透红亭”。

  集毛体字曾经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也符合我当时对透红亭文化意蕴的理解与想象。那时还不知道透红亭背后的典故,直观地认为这里是解放后办起来的新学校,这亭子也必定是火红的年代垒建的新点缀,亭名自然反映新的红色文化。

  在毛泽东诗词里,就有着大量红色审美意象,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有领袖的带动,文化界主张“笔墨当随时代”,钱松岩画出了名作《红岩》。至于红色歌曲、红色诗文,那就一起汇成了红色的文化海洋。于是莘莘学子在红色文化氛围中度过自己火红的青春岁月。他们流连的亭子也透着鲜艳的红色,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时代氛围让一切都沾染上革命的红色。扬州师范学院建院不久,中文系就筹办了一本内部文学期刊,刊名就叫《透红亭》。这个校园的头几代学子,就在“透红亭”的名下,用生花妙笔为革命润色鸿业,以期文章华国、名播海内。在“透红亭”的氛围中,学子们若不被文学事业所吸引,确实很难。所以虽难说“透红亭”造就了什么文豪,但她集聚了一大群文学青年倒是真的。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