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满足现实的认知需要,回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中国社会学自1979年初恢复和重建以来,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不少成就,不仅在理论上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较为规范的学术范式,具备了与西方社会学进行学术对话的能力,而且在实践上也基本具备了能够回应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的能力,为中国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2006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同等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目标以来,可以说社会学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其在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正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成就可以作为考量一个国家社会发育和社会建设程度的标志。
社会学在中国
中国社会学恢复和重建30年来,虽然其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挑战。归纳起来,我觉得主要表现在:(1)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分割运行和严重不成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的整体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2)我们不仅在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后继无人,而且在许多基本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也少有人问津;(3)对西方社会学研究的过于依赖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4)在本土化的社会学研究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政治取向与意识形态上的指导性和共同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种富有特色的理论个性,使得许多富有独特个性色彩的社会学研究难以形成气候并进而产生重大影响;(5)各种泛社会学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冲击着中国社会学的建构与发展,许多非社会学研究也开始以社会学的形态或名义出现,使得社会学越来越有被各种形形色色的研究所替代的危险。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现阶段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学术批评、学术规范、学术评价等各种学术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成熟起来,社会学界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筛选和淘汰机制,学者们的学术实践和行为不仅有很多难以规范之处,也缺乏必要的制衡和自觉。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