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降,史学越来越倾向科学主义。面对日益萎缩的史学受众,如何令史学摆脱曲高和寡、禁闭于象牙塔中的尴尬处境,走向大众,成了当前史学界亟须探讨的课题之一。1999年,池子华首次发出建立一门史学分支学科——“史学传播学”的呼吁,但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通俗史学热使社会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无论是史学传播的主体还是受体,都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活动。
史学传播的必要性
历史学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为重视的学科之一。自先秦起,史学就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重视。而中国传统的叙事化史学又为史学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条件。自宋代起,史学一方面继续由精英阶层掌握话语权,专门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又逐渐从上层走向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小说演义等文学作品,还是戏曲传奇等艺术形式,都是历史在下层民众间传播的重要方式。及至近代,传统正统史学已成强弩之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知识分子认识到历史对于开启民智的重要性,梁启超便认为史学乃“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这从社会功能的层面推进了史学面向大众的传播。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史学理论引入中国历史研究,使中国史学日趋科学化。数据和公式取代了生动的叙事,学者们在力图构建历史的精确与真实,探究历史变迁中失去了传统历史著作的可读性,史学的传播局限于史学界内部流动。史学在取得独立发展空间的同时日益精深化,或者被当成正襟危坐、枯燥无味的陈年旧事,或者被视为高深莫测、艰深晦涩的精英学术,逐渐脱离大众,成为专家的学问。
但是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民众也自古就乐于接受历史知识,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当史学界没有做好历史事实与史学观点的普及传播时,讲述历史题材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便大行其道,这是民众除了历史教科书外所能有限接触到的历史载体。然而这些“戏说”和“演义”又将文艺置于历史之上,湮没了历史的真实,受众的感官消费之余,不免会觉得空虚,而对真实的历史产生兴趣。从上世纪90年代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的热销,到红透学界内外的《万历十五年》,直至近年来风靡社会的“百家讲坛”,表明只要有合适的叙事范式与传播路径,历史学就能够通过成功的媒介转换走近大众,贴近生活。
因此,史学在面向精英和大众层面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前,引入传播学的方法和理念“为我所用”,探讨史学功能与大众需求关系,从而作出积极回应,在精英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无疑是必要的。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