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主要是指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它是沟通史学与社会的桥梁,是史学社会价值的直接体现。中国古代素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到近代屡绝屡续,使人痛感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受到社会的不公冷遇。究其原因,其实不惟社会环境的影响,历史学和史学家更需反思。
历史教育遇冷的原因
从历史学和史学家的角度说,历史教育之所以会受到漠视和冷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史学价值观的转换,二是对历史教育的误解,而二者又是相关的。
中国古代史学以“殷鉴”为主要价值取向,所以它非常重视史学的“资治”和“教化”作用,也由此形成了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近代以降,古代史学受到严厉批判,其价值取向也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史学的兴起,科学化成为史学新的价值取向。科学化的史学需要职业历史学家,而学科化体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为其提供了制度性支撑。于是,史学越来越走向学院化和职业化,史学的专业性品格被强化,而其大众性品格则被忽视了。历史学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职业和爱好,历史知识在很小的社会范围内传播,一般公众与历史学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以至于当他们需要了解历史时,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这是历史学家的失职,也是历史学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视历史教育这个严肃的学术命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