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近期发表多篇文章谈及当今中国的社会信任问题,郑教授对当今中国社会信任状况的基本判断是: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等各种关系中弥漫着不信任,可以说,中国社会信任正处于一种解体状态,在传统的话语体系里,这是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中国社会信任是否已经出现危机?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又应该如何重建社会信任?
中国社会信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扶贫减贫工作成效显著,被世界视为经济奇迹。但是,经济上的成就并不必然提升中国的社会信任程度。相反,由于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悬殊,人们的社会满意度日益走低,幸福指数与经济条件的改善也并未呈现正相关关系。加之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资源的不均衡占有,导致人们的相对贫困感和社会不公平感,而这正是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任的思想因素。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吸引力、最核心的价值因素就在于消除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仅仅是政治法律意义上的,还是经济生活上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实质上的。
削弱中国社会信任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官员腐败导致的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目前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执法不公、违法不究、为政不廉、权力寻租、假公济私、贪赃枉法、贪污腐化等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公众形象,损害了社会对政权机构的信任。有这样一种现象耐人寻味:中央治理腐败是有大决心的,已经把治理腐败提升到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高度上。但是,即使严惩了某位重罪犯,也未必就能大快人心。公众依然会怀疑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幕后人物尚未落网。不严惩说你官官相护,严惩说你杀人灭口。这充分反映了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法律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在社会矛盾激化时会以暴力的形式爆发,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苦于没有正常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极端暴力成为不可避免。湖北石首事件、通钢事件都是例证。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