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个西南旱区都在抗旱,从田间到山间,从干裂的河道到井边,一些堪称英勇的举动也不时出现在媒体上。但是,通过一些地方旱情报道的蛛丝马迹,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在一些地方旱灾会严重到如此程度?疑问很容易使人去追问这些地方的水利系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在这里我以一个地方为例。有报道说昆明市官渡区靠近滇池的自卫村的土地无水浇灌,而且从滇池引水的公司沟都见底了。公司沟是一条引水渠,地处滇池东岸边的回龙村一带,是用来引滇池水进入马料河河道的沟渠。
滇池水流入公司沟,在一个叫小新村的地方被泵高10米,进入滇池六河之一的马料河河道,在需要浇地的时节,水沿着河道流到滇池盆地东端的跑马山脚,这一路上有很多闸口、涵洞和支渠,通过它们水流入滇池东岸的数万亩良田。这就是昆明东岸著名的小新村灌溉系统。这个灌溉系统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抽水站最早为龙云出资所造,1955年灌区扩大,成为今日的规模。在同一地区还有其他几个利用宝象河河道提滇池水进行浇灌的抽水站。这些水利工程是社会主义集体化时代的纪念碑,它们加上同一时期建立的排洪沟渠,使滇池岸边近10万亩易受旱涝灾害的田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过去半个世纪中,这个地区的人民对当地政府和执政党的信任与这样的水利工程直接相关。
那么“公司沟见底”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呢?不久前有另外一则关于滇池水的报道称,虽然大旱,但由于前年雨水丰沛,滇池蓄水高于往年。以我最近几年对这一带水利史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所得,公司沟见底的根本问题是多年不疏理,沟底淤积不堪,在大旱之年滇池水位一有所下降,水就进不了沟,抽水站无水可抽,自卫村的土地当然无水可灌。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一年灌区的各村都要抽调劳动力对公司沟的淤泥进行清除。2008年,我曾问小新村抽水站的管理员是否还定期疏理公司沟,他们回答已经好多年不搞了。因此,当见报道说沟底都露出来的时候,我就想到,沟渠失修是这个地区旱灾加剧的原因。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