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怀特与塞耳彭博物志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06 10:2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720年,吉尔伯特·怀特出生于英格兰南部距伦敦不到60英里的一个小乡村塞耳彭,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他撰写的英语世界第四畅销书《塞耳彭博物志》描写的事情也发生在这里。将近300年过去了,以“怀特家乡”而享誉全球的塞耳彭,依然保持着18世纪早期的田园风貌。

  村中唯一的一条主路南北向伸展,怀特家的大房子就在临街的西侧,保存完好,如今已成为“怀特与奥池博物馆”。其中奥池指Lawrence Oates(1880—1912)和其叔叔Frank Oates(1840—1875)两位博物学家、探险家,怀特与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专注于家乡,而不是远方。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暗示,在博物学上取得成就,未必一定要到天涯海角探险。我们身边有大量貌似熟悉的自然事物,实际上并未得到认真的观察、研究、理解。

  怀特对家乡的气候、地质、地貌、鸟类、物候、物产、人口、生态等,都做过长时间的经验研究,在出版于1789年的《塞耳彭博物志》中,他把所有这一切以书信体的形式表达出来。信是写给威尔士博物学家、《不列颠动物志》作者、瑞典科学院院士、英格兰皇家学会成员本南德(1726—1798)和英格兰律师、古董商、博物学家巴林顿(1727—1800)的。论专业学识,显然怀特和这两位不同,但是在科学史和文化史上,怀特的名气、影响力愈来愈大,而那两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塞耳彭博物志》被20世纪生态运动奉为圣经之一,在中国也曾被李广田、周作人、叶灵凤热烈鼓吹过。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