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端的国学争鸣已持续数月,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范围之广在学术界已经非常壮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学探讨还在三个维度上产生了延展:在历史事件上的“焚书坑儒”、在历史人物上的“纪念阮籍”(《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在区域文化上的“江南国学”(《学习时报》)。相比较,我们对“江南国学”这个新生术语关注不够。
《学习时报》“文学艺术”版刊登了《江南国学:诗与思的中国对话》(2009年12月7日,以下简称《对话》),刘士林等三位专家就江南文化的视角洞察国学,开展对话。这次对话拓展了国学的视野、创新了国学的方法和增加了国学的史料,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令人遗憾的是,这场也是12月7日的《对话》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现尝试研究一下“江南国学”的意义、界定和含义,期望批评指正。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