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审视新媒体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19 09:5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些年来,学者们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新媒体,论文下载、电子书、电子期刊、专业网站、博客等网络世界的名词正悄然进入学术视野。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者的认知习惯、研究手法、思考路径、知识生产方式等。

  那么,新技术掀起的这场信息革命延伸到学术界,到底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在Web2.0时代,纸质学术资料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哪种媒体类型最受学者青睐?专业学术网站是否值得信任?有多少学者拥有自己的学术博客?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部分学者中进行了一次“新媒体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百余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涵盖老、中、青三代。虽数据样本有限,但经过逐条分析,我们仍然从中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结果以及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八成以上被访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新媒体

  随着新技术引发的信息风暴席卷全球,网络已经延伸至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学者而言,他们使用网络的主要用途有哪些?统计数据显示,“获取学术资源”紧随“获取信息、紧跟热点”(84.2%)、“收发邮件、联络朋友”(82.5%)之后,位列第三,选择比率高达66.7%。可见,获取学术资源已成为学者使用网络的重要用途之一。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被访者在学术研究中经常使用新媒体,各类新媒体交融互补,可谓多渠道并行。其中,电子期刊和电子论文的使用频率最高,有86.0%的受访者通过它们来获取信息。专业学术网站紧随其后,也占到了五成以上。电子书则以38.6%的比率位居第三。而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一度在网络上炒得火热的“学术博客”却只占到了不到3%(见图1)。

  在参考资料的获取途径中,多数学者仍然比较青睐传统媒体,选择“使用书籍等传统资料为主,电子文档为辅”的近五成。然而,电子文档等新媒体的崛起速度也不可小觑,选择“以电子文档为主,传统书本为辅”的被访者已占到三成以上。中青年学者在这一题的选择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65岁以上的学者则更信任传统媒体。

  仅一成被访者满意已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网站

  在学者平时浏览频率较高的网站中,网易、搜狐等综合类门户网站位列第一,成为六成以上学者的首选。“专业学术网站和论坛”则以56.0%的高比率紧随其后。

  除了中国知网等学术期刊网站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等科研院所(高校)网站,更多的学者在开放性问题里列出了自己平时比较关注的专业学术网站,如社会学视野网、中国民俗学网、国际经济法网等。近八成被访者表示平时关注港澳台和国外学术网站。

  “学术网站为各种学术观点的争鸣提供了一个平台,上面的观点可能不够规范、不够成熟,但这个平台大大繁荣了学术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思想发展的整体进程。上世纪90年代末以及2000年前后,学术网站出现过一个兴办的高潮。新儒家等目前在学界有一席之地的思潮,在当时的专业学术网站上都有所反映。尽管近年来专业学术网站由于运营成本等原因,在数量上略有下降,但是我认为专业学术网站的繁荣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是有发展前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生对专业学术网站的发展充满信心。

  尽管很多被访者对专业学术网站的发展表示了高度的关注,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当前已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网站并不满意。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网站的评价中,64.9%的被访者认为这类网站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认为专业学术网站“良莠不齐,需要进一步规范”的人也高达38.6%。只有一成被访者认为目前已有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网站可以满足需要(见图2)。

  半数以上学者认为没必要“开博”

  近年传入国内的“博客(blog)”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互联网应用形态,博客、微博名噪一时。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与外界的“热炒”不同,博客在学术研究领域颇遭冷落,通过开设学术博客来记录学术进展、传播学术成果的学者并不多。如上文所述,在“学术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新媒体”一题中,学术博客以不到3%的低比率排在末位。

  一些专门的博客网站为了吸引眼球,特意打出了学者博客的旗号。记者发现,这些学者博客有的更新频率很低,形同虚设,有的只是粘贴一些发表过的论文,毫无新意。为了了解学者开设学术博客的真实情况,我们专门设计了与之相关的一套问题,调查结果令人咋舌。八成以上被访者表示没有开设学术博客,其中多达54.4%的学者选择“认为没有必要”。在拥有自己学术博客的一成多的受访者中,仅有两人选择“学术博客有益于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其他均选择了“用途不大,基本闲置”(见图3)。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原伦是研究传播学的学者,却未曾开设过博客。他认为,“学术博客最大的好处在于在较短时间内收到反馈和讨论,使知识不断流动与转换,体现它的价值。”谈及自己未“开博”的原因时,蒋原伦告诉记者,就某一类学术信息而言,其学术博客及其浏览者的数量和质量都还有待提高,这就使得目前的学术博客常常出现学术性不强的特征,所以他更倾向于和学界友人的线下交流。

  有学者则倾向于通过开设博客与公众分享和交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早在2004年6月就在新浪开设博客,点击率高达200余万次。但是杨东平并不把自己的博客定义为学术博客,“我认为‘学者博客’这个词更准确,我希望通过博客展示更多面,所以我的博客不仅仅是对教育的一些研究和看法,还有对社会和公共问题的关注和生活感悟。我把博客当做独立的媒体来经营,希望增加另一个传播途径来和公众交流。通过网络能让你得到很快的信息反馈,它的时效性及互动性方面还是具有着传统交流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

  新媒体学术公信力有待提高

  在调查当中,很多受访者在肯定新媒体给学术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表示了对来自新媒体的学术资源可信度的担忧。

  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信任纸质媒体的电子版以及口碑较好的网站,四成左右的人选择“一般会想办法核实后再使用”,也有22.8%的学者表示“仅用作参考,一般不引用”。“目前学界对于引用新媒体的信息尚有疑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如果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这样的引文,可能会降低自己的学术‘品位’,所以多数学者更乐于通过新媒体获取线索,然后再依据其提供的线索搜索纸质资料,撰述文章。不过从长久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会接受在引文中出现新媒体,最终也就不存在什么‘品位’问题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年轻的助理研究员康鹏说。

  期刊编辑肖健认为,提升学术新媒体的公信力关键在于加强专业学术网站的规范管理。“能否提供准确的学术信息和资料,是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好新媒体的重要一环。应当建立起多学科的专业学术网站,并且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

  蒋原伦则更强调社会科学研究者自身对信息的鉴别力。“信息的辨别力是每个专业研究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信息来源和真假都要保持怀疑的态度,特别对于准备引用的网上资料,一定要去查证核实,这也是研究者做学问的基本素养。”

  网媒如何对接现行学术体制值得研究

  对于新媒体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新变化,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利大于弊”。“获取资料更方便了”是学者们最大的感慨,“有利于拓展眼界、开拓创新”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安徽大学哲学系施保国认为,新媒体给学术研究带来的新变化体现在“学术研究逐渐形成开放视阈,学术研究的方法更多样,内容上的全面性更突出”三个方面,他同时提出,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性更难,资料汇编性创新逐渐大于原创性创新。

  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一些被访者特别指出,“新媒体使抄袭剽窃现象更严重了”。“正是因为资料获取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抄袭剽窃的风气,然而新媒体不是学术失范的根源,新媒体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起的正面作用不能抹杀。”刘瑞生说。

  提起学术新媒体带来的新变化,作为高校管理者的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首先想到的是“网络学术”与现行学术体制的对接问题。“网络上的学术资源、学术成品和半成品等都给学术评价、学术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学术是小众的,不是大众的,但网络本身是大众的,大众有一种参与感,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学术’怎么与我们现行的学术体制建立一种适当的关联?这些都值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