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素以讲究诚信著称于世,然而,这一美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侵蚀下,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中正经受着严峻考验。从几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到2009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又至前不久的“地沟油事件”,社会信任已成为当代中国人颇为困惑的问题。近期,关于“山西疫苗乱象”的问题又引起了社会关注。事件不仅引发相关部门的跟踪调查,更掀起学界关于社会信任危机与重建的新一轮讨论。
因“诚”而具信用 因信用而得信任
对于此次疫苗事件,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龚群教授向记者作了如下分析:信任和信用有内在关系,但不能将二者混淆。信任危机一般对应于政府行为,比如腐败问题;而信用则是个商业用语,对应的是商业行为。从保障健康的角度看,疫苗发放是一个公益性行为,可以看做政府行为;但疫苗本身又是商业运作,由公司经营。如果混淆了公益事业的性质和商业活动的性质,就导致信任危机和信用危机二者兼具的状况。龚群进而强调,从无利可图的公益行为变成追逐利润的商业行为,需要追问的恰恰是事件定性的不清晰。不能因为这次事件而将其简单定位为政府信任危机,毕竟它已经变成商业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诚信问题的相关研究一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廖小平表示,诚信、信用、信任三者各有其边界。三者是一个依次递延的诚信链条。因“诚”而具有“信用”,因有“信用”而值得“信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存于诚信链条之中。
循着这一逻辑,廖小平解释了中国当前诚信缺失的原因。他认为,从中国文化来看,作为道德之根基的“诚”,日渐被市场经济的“信用”所替代乃至淡化,经济信用似乎可以代替一切,“诚”在强大的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以致不堪一击,于是“信”与本来决定它的“诚”出现了割裂。这样,在中国文化看来,“信”缺失了“诚”这一形而上的终极依据,从而沦落为一种纯粹实用的经济理性工具,进而可能走向“信”自身的反面。从西方文化来看,西方的“信”则建基于契约观念之上。在中国,一方面历史上缺乏契约观念的传统;另一方面,现代契约观念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因此,“信”同样缺失契约观念的依据和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