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医药要坚守“医道”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15 15:0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然界的万象,生克制化,保持着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失常则成为致病的外因;人体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则成为致病的内因。因此,中医首先会选择养生来预防疾病,其次则利用药物的自然属性如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来组成方剂,治疗疾病。在中医药学中,本草和方剂是两个门类的知识,药物是用来组方的,方剂才是直接用来攻病的,就像兵法中把兵组成阵来攻敌是一样的道理。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把药物按一定的理论组成方剂来治病,这是很了不起的。证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药有寒热温凉、升降浮沉,方有君臣佐使、大小缓急奇偶复。每一个方剂,都有一个核心理念。“补中益气汤”组方的主旨是甘温除热,功效是升阳举陷。以上这些就是中医、中药的文化内涵。

  中医药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孕育发展,“天人合一”、脏象、经络、精神、气血、内因、外因、药物的自然属性等,是中医的核心思想,这种独特的生命观和疾病观,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重要需求。但是,现在的情形恰恰相反,西方文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人们缺乏对传统的真正理解,又热衷于站在传统之外对其品头论足。

  中华民族形形色色的文化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即“道”,道即自然,即法自然。中医药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核心价值是“医道”。医道是究天人之际、效法自然的一种智慧。《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历久弥新,为什么?因为天地之道未变,医之道亦未变。医道与医术相辅相成,医术依附于医道,道无术则不行。可惜近世以来,人们舍本而事末,医道之不讲久矣。

  医之为“道”,乃中华民族所特有。“道”不是科学技术,“道”是思想智慧。章学诚谓:“学于道也。道混沌而难分,故须义理以析之;道恍惚而难凭,故须名数以质之;道隐晦而难宣,故需文辞以达之:三者不可有偏废也。”然而医学在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技术化了,医疗行为被各种各样的标准保护着,医学的人文关怀被淡化了,医生与患者变成了商品关系,中医药也被裹胁其中。

  中医学传承数千年而至于今,还有一种价值的体现,即可以被现代科学技术所利用。但是,这种可利用的价值却误导了人们,认为这就是中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中医的存在价值和可利用价值。中医要持续生存,必须发扬光大中医药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