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记忆”的途径很多:人类学或文化学的,病理学或精神分析学的,历史学或伦理学的,以及艺术或美学的。所以“记忆”在雅克·德里达看来是多义的。各执一端的阐释,容易使“记忆”的有关讨论陷于莫衷一是的境地。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德里达为纪念保罗·德曼逝世而撰写的文章中对“记忆”的定义。他写道:“我们悲痛之中称之为保罗·德曼之生命的东西,是我们记忆中保罗·德曼本人能对保罗·德曼的名字作出应答,并为保罗·德曼的名字作出担保的时刻。人去之时,专名留下,我们能够通过专名来命名、呼唤、援引和指称,但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想象,保罗·德曼本人,持名人和所有这些行为、参照物的独特的一极,将再也不能作出回答,他自己再也不能作出回答,而永远只能借助某样东西作出回答,这样的东西被我们不可思议地称作我们的记忆。”
记忆是个人写作的内在驱动力
记忆,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文学的源头,是作家个人写作的内在驱动力。按照弗莱在原型理论中的说法,文学是神话的位移,简言之,文学是对人类童年记忆的复制。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作家的写作行为,其根本的动机来源于深不可测的潜意识,来源于只可在记忆中回溯的童年经验。不计其数的作家都曾以现身说法印证了上述理论的合法、合理与合情。中国的当代作家里,余华喜欢说“只要一写作,我就回家了”。这里所谓的“家”,指的是有着马家浜文化遗传的、滨海地理风情的,有着未被普通话严重侵蚀的越地口音的江南一隅,指的是汇聚了余华丰富童年记忆的故乡海盐。苏童则声称自己在“用写作挽留过去的记忆”,他在多次的演讲和访谈中将自己的写作动因归于对童年时两个事件的记忆:三岁时从河对岸打到自家门楣上的一颗子弹,以及九岁时得的一场大病。在余华的小说里,到处是“家”的影像,而苏童的小说则有着在童年经验中凝成的忧郁气质。毫无疑问,文学与记忆的关系因此被钉死、被固置,变得不可更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作家的写作,不管是出于对记忆的追述,还是出于对记忆的逃避,他们的出发点其实毫无二致。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