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农村去
作者:houbo 日期2010-03-12 11:10:00 《
中国社会科学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我国一个广泛关注的热门课题。但是,许多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更多着眼于城市,而很少关注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事实早已证明,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农村去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少林寺经济”是典型
人们通过种种富有创造性的策划和设计,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一些产品乃至产业,把智慧变成财富,这种“无中生有”的经济叫做“文化创意产业”。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城市有,农村地区也有,比如“少林寺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自此,位于河南登封嵩山脚下的小小少林寺闻名世界,在少林寺周边开始形成“少林寺经济”。《少林寺》带给少林寺的首先是旅游业的兴旺。据报道,自《少林寺》上映以后,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来到少林寺,最多是在1984年,达到260万人,20世纪90年代后游客基本稳定在每年150万人次左右。2006年国庆黄金周,少林寺就接待了25万人,而在1974年至1978年少林寺游客总量才20万人。其次是武术学校遍地开花。登封少林寺地区现有76所武校,学生达5万人。假定每人一天平均消费10元,一天就是50万元,一年就是近两个亿的经济消费。开武校、开饭馆、开商店等等,使登封市的经济已经排到河南省的前列,少林寺周边的农民富了起来。
据报道,因为“少林寺经济”的繁荣,河南省有关方面多次奖励了少林寺的“CEO”释永信。其实,“少林寺经济”的繁荣,首先应该归功于电影《少林寺》。《少林寺》实际上是一部高层次、高质量的广告片,假定少林寺人想要投资广告来宣传少林寺,那可以说不管花多少钱也比不上这一部电影,是电影《少林寺》造就了少林寺的品牌特性和文化魅力,从而打开了当地的致富之门。
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
电影《少林寺》有什么“神功”,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呢?其实,从旅游的角度看,人们去少林寺主要是想要寻找电影《少林寺》赋予人们的想象。
《少林寺》造就少林寺的品牌和影响力,靠的主要是三个元素:尊重人性人情、惩恶扬善这种普遍的价值观,体现这样的价值观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等电影创作手段。在这里,价值观是基础,戏剧性的故事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独特的生活方式则是根本——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文化”的根本所在。《少林寺》是以充满戏剧性的生动故事,把少林寺和尚习武强身、惩恶扬善作为一种独特的富于魅力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展现给观众,才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向往。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来中国访问时专访了少林寺,并曾设想与少林寺和尚过过招。正如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言: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如爱情,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现实生活总是庸俗琐碎的。因为人们自己经历的生活方式总是如此平淡平庸,而对别人别样的生活方式则充满了好奇;别样的生活方式总会刺激我们的美好想象,尽管处于那样的生活方式中的人和我们的想法几乎完全一样。《少林寺》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它以电影的感性形式,开启了我们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美好想象和向往。而人们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正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它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电影《少林寺》带来繁荣的“少林寺经济”的根源,是这样的创意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少林寺经济”的发展也伴随了“少林寺文化”传播。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有利于创新农业农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创新农业农村的生产方式,也有利于改造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功能结构,从而推动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同时,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本身也是农村文化的一种发展方式和载体,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路径。
创意产业在农村大有可为
事实上,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古老国度,特别是西部、中部、东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像少林寺这样的文化资源不知有多少。如张艺谋在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广西阳朔县编导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也是如此,它们都带来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为这些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遇。如果各地能够有意识地以《少林寺》的方式来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一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
再如,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县的三星堆遗址,从文化含量来看,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应该远远超过少林寺,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应当是不可限量的。1986年,广汉县三星堆村农民发现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其中大量的青铜器显示了一种与内地华夏文明几乎完全不同的文明,或许,在远古的四川盆地,曾经存在像玛雅文明那样的已经失传的古中国文明,一种已经失传了的独特生活方式。如果德阳地方官员或者企业界人士,能够邀请有才华的导演来拍一部电影《三星堆》,充分展现作为一种独特生活方式的三星堆文化的巨大魅力,或许也会形成一个“三星堆经济”,从而富裕一方农民。
(作者单位:民革中央办公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