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概念的“中国阐释”
记者:学界一般认为,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有学者担心,如果中国学者借用这一概念,不利于中国掌握国际话语权。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张国祚:不可否认,软实力这一概念的确是由约瑟夫·奈最先提出并阐释的。他曾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阐述了软实力这个概念。前不久,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又进一步阐述了软实力如何同硬实力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认为只有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巧实力”,从而达到自己的外交目标。
约瑟夫·奈提出这个概念的初衷是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如何“领导世界”献策,把这个概念发展成“巧实力”也是为当前美国的外交战略谋划。但从本质上看,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的一个科学抽象。以往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精神文明、战略策略、作风形象、体制制度等,就其功能特点和地位作用而言,都可以纳入软实力范畴,并从软实力的角度加以研究。我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是要用得活,用得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可以使用软实力这一概念,而在于怎样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如果对软实力这个概念理解褊狭,或教条对待,或食洋不化,不能为我所用,甚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固然会削弱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反之,如果对软实力概念的理解全面深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实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然会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