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宁波大学积极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08 15:1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宁波大学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系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奋力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较高办学层次的综合性大学。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由此跨入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门槛。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繁荣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宁波大学近几年来积极实施人文社科研究繁荣计划,使学校的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

  为推动学校人文社科发展,2007年学校设立了人文社科处,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机构从原科研处中单列出来,在项目管理、成果管理以及重大课题研究的组织等方面更加注重于人文社科发展的特点。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3月,学校组织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间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人文社科研究的思考与对策。同时,学校正式启动了“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计划”,出台了《人文社会科学预研究项目实施办法》、《人文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精品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树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管理理念,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繁荣计划”的引领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稳步上升,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与重点项目共达到11项,学校还获得了教育部哲学人文社科奖3项,同年人文社科类的横向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经过十多年的学术积淀与精心打造,学校已在国际贸易、民商法学、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外国语言文学、专门史、心理学、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等领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目前,学校建有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类创新团队2个,宁波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研究中心5个。学校还通过“包玉刚讲座教授”、“甬江学者”等途径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物,着力搭建“领军人物—研究骨干—青年博士”三位一体的学科梯队和学科广泛交叉、深度融合的研究团队,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将人文社科学科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推上更高平台。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宁波大学注重于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研究项目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需求进行课题设计与研究,一些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批阅,一些研究成果申报获准国家级课题与奖项,一些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依托该校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开展的“浙江省绿色港航关键问题与实现途径研究”,提出了推进绿色港航发展应当实现“港口管理绿色化、港口产业绿色化和港口环境绿色化”的政策建议与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获得了省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国家软科学研究成果《提高模具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民营企业准入自然垄断产业政策与社会系统研究》在针对宁波乃至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研究成果均入选科技部编发的《软科学要报》,供中央领导作为决策参考资料。围绕打造“海上浙江”战略,学校接受宁波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进行了“宁波杭州湾新区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研究”,由学校十余位资深教授承担,得到了宁波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还十分重视人文社科工作的学术交流、普及与宣传。2009年专门成立校社科联合会,校社科联充分发挥社科联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的功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文社会科学和社科联工作的创新之路,整合资源,凝炼团队,为学校人文社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学校还开设了“人文社科名家讲坛”,作为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进行讲学与交流,引领学术前沿动态,2年来已开讲20多讲。学校还积极参与宁波市教育局开展“人文社科百家讲坛”,进行广泛的学术普及与宣传。(甄跃 郑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