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家乡在哪里——恩斯特·布洛赫的“家乡”概念
作者:haowj   日期2010-03-08 15:0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他独立发展出了一套从研究领域上来讲全新的哲学:乌托邦哲学。乌托邦哲学以梦想作为自己研究和阐释的对象,这在哲学史和文化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在布洛赫的哲学中,“家乡”是一个焦点概念。布洛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工业城市路德维希港,这一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曾经是中世纪辉煌历史和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在此,众多大大小小的历史河流汇合,相互碰撞,促使各种思想产生,并且让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思想交融的魅力。

  路德维希港与曼海姆隔着莱茵河相望,这两座城市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拥有德国最大的化学工厂,而后者拥有德国最大的剧院。在《路德维希港与曼海姆》一文中,布洛赫生动地描述了他心中的家乡:“我出生在西南德意志巴伐利亚州的一座工业城市,这并非偶然,也并非没有后果。当我出生时,这座城市大约有3万居民,而这座城市本身的历史还不足40年。一副晚期资本主义丑陋的、赤裸裸的、冷酷的外貌;一幅饥肠辘辘的、不修边幅的、被剥削的无产阶级的景象。在此,没有任何所谓精神生活。”一方面是饥寒交迫的无产阶级,他们为一日三餐疲于奔命;另一方面是一个依然完整无损的资产阶级,他们或多或少优雅地在剧院包厢里聊天。路德维希港是国际火车站的标志、非现实之城的标志、“无家”的标志。但是,在布洛赫富于梦想、充满活力的脑海中,路德维希港仿佛是一座蓄势待发、展翅飞翔的滨海城市:它拨动一种新的生活渴望,一种破晓的启程情调,一种奔向异地的“白日梦”。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