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迦陵词学中的“弱德之美”
作者:haowj   日期2010-04-01 11:1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弱德之美”是近年来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关于词学批评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由于它与历来诗学和词学批评术语都大异其趣,因而不容易被人理解,乃至被人所忽视。

  “弱德”实乃“弱中有德”

  弱之为德,在中国传统上自有渊源;只不过自从达尔文学说流行以来,举世皆以“强”为尚,故此视“弱德之美”为不经之谈而已。

  叶嘉莹先生正式提出“弱德之美”,是在1993年所写的《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一文当中,叶先生明确写道:“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可见“弱德之美”应该有三个要素:第一,环境有使词人不得不采取“弱”之守势者;第二,词人在外界强大压力之下没有绝望或放弃,而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操守;第三,词作能够体现词人的委曲难言之处,有盘旋回宕之美感。缺第一则不免轻靡或做作,缺第二则弱而无“德”,缺第三则无词本身之美。

  “弱德”实乃“弱中有德”,“弱”与“德”不是并列关系,更不是本来就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叶先生强调:并非所有以柔婉见称的词都具有“弱德之美”。以秦观为例,其词本来深具一种婉转含蓄之美感特质,但是在他经历贬谪的打击之后,其词一变而为“凄厉”,这即是因为秦观在压力之下不能承受、变得绝望的缘故。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