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九霄》将借“惠民工程”走向城乡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戏剧家协会摄制,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的大型戏曲影片《响九霄》,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了隆重的首映仪式。
《响九霄》是近年来京剧艺术创作的重要成果。该剧讲述了清末著名艺人田际云(艺名响九霄),身处戊戌变法的历史变革时期,他紧随时代变化,关心国家命运,不顾安危,以演戏为掩护帮助变法运动,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生动故事。著名京剧艺术家裴艳玲2009年凭借这出戏摘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梅花大奖。
将中国戏曲的虚拟性表演和中国国画的写意性原则与最新的电影拍摄技术手段融为一体是该片的最大看点,也是这部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独特审美感受。总导演丁荫楠将京剧的写意美学与国画的形式美感相互融合,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形成了这部戏曲片的特有风格。
为改变当前戏曲影片与城乡普通观众见面难的局面,影片《响九霄》于3月20日起,在北京新影联院线的长虹影城、虎坊桥北京工人俱乐部等多家影院公开放映,还将通过文化惠民电影数字院线,在农村城镇与广大观众见面,使影片产生最大的社会价值。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8年各卷编纂完成
本报讯 日前,由文化部和山东省委宣传部重点支持、山东大学主持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已完成改革开放30年(1979—2008)各卷,全书7册1600万字,分别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是国内首次编纂的、按年度持续反映中国文化产业理论走向和研究水准的大型学术文摘类权威著作,也是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中信息容量最大、资料索引最全、可供长期保存和反复查阅的大型工具书。
日前,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专门听取了有关《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的工作汇报,对山大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王文章特别指出:“近两三个月来,各大媒体连续播发有关中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的报道,其中对山东文化产业的成就也有许多表彰。更令人鼓舞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致辞和上海视察时,都特别强调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成就和‘文化创意产业潜力巨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套完整反映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走向的大型学术年鉴的适时推出,它的意义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目前,2009年卷的编纂工作已在山大启动。
“CCBN2010”全新打造“数字技术未来”
本报讯 日前,一年一度的世界盛会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0”在北京举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 余家企业和机构与会参展,展出面积67000平方米,覆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3个展馆。会议同时还举行了“数字技术未来”、 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BOSS)、CA与DRM、直播卫星、三网融合、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数字电视中间件与增值业务、IPTV与网络电视等相关主题论坛。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广播影视技术设备展览会,“CCBN”已发展成集政策发布、技术交流、学术研讨和产品展示为一体的行业盛会。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