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与普通人的生活八杆子打不着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仿佛一夜之间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报刊和网络上连篇累牍地批判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研究生勒紧裤带交钱买版面的“凄凉”报道也让读者义愤填膺。近来更有学者披露去年我国论文买卖“产业”规模接近10亿元,两年内产值膨胀5.5倍(《中国青年报》2月4日),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笔者对把学术界搞得乌烟瘴气的各种学术流弊深恶痛绝,对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也不以为然,对由此类规定催生的“论文经济”的火爆更是多次撰文予以揭露和批判。然而,笔者今天要讲的是:虽然论文买卖毋庸置疑已成为一门“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圈已完全陷入唯“财”是举的失范状态。过分炒作所谓的“论文买卖产业”,容易对读者特别是有志于问学的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产生误导。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