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霞主编的《上海福建人(1843—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是一本综合介绍福建人在上海生活及发展历史的著作。
福建人曾与广东人一起最早承担起开发上海的历史重任,这一方面借助于他们长期养成的航海传统,开辟了从海上转运货物的通道,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展海令”之后,这条海上贸易通道渐成规模。
在上海的福建商人起先以漳泉人为主,他们建立起以福建命名的会馆,实际上并不覆盖全省,就像早期移民加拿大、美国的广东人建立中华会馆一样。其后,福州人在上海建立了三山会馆,建阳、汀州人又建立了建汀会馆,晋江、惠安人从漳泉会馆中脱离出来,又建立了晋惠会馆,因此,会馆并没有统合全部上海的福建人,事实上会馆也不追求那样的大而全。
在上海的福建人中,除了商人之外,还有为官者、为学者等等。官僚阶层自然以参与政治为职志,为学者可能对上海的文化教育产生影响,其中出现了一批在上海很有影响的人物。
在上海的福建人还留给人们一个乡缘观念强、祀神习惯重的印象,天后成为他们的守护神和保护伞。他们时常聚集在神灵面前举行各种活动,凝聚乡人的认同感。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